华人陶哲轩:数学界的莫扎特
2007-03-14 23:12
来源:科学网
图片说明:陶哲轩
(图片来源:《纽约时报》)
3月13日美国《纽约时报》发表长篇人物报道,向美国公众详细介绍了著名华裔数学家陶哲轩的成长历程和成就。
陶哲轩于2006年获得具有“数学诺贝尔奖”之称的“菲尔茨奖”,从而成为继丘成桐后第二个获此殊荣的华人。陶哲轩还于去年获得了“麦克阿瑟奖”,奖金50万美元。陶哲轩说他还没有想好怎么花这笔钱。
《纽约时报》的开篇即描述了陶哲轩今年1月份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举办的一场关于素数的讲座。据介绍,当时原定400人的场地爆满,很多听众只能站着,另有35名听众通过隔壁教室的屏幕收听了讲座,还有另外有大约80人不得不带着遗憾离开。演讲结束后,数名学生挤上讲台,希望陶哲轩给他们签名留念。
据称,已经有数家澳大利亚博物馆向陶哲轩索取签名,作为永久展品的一部分。
《纽约时报》向公众介绍了陶哲轩的工作,特别是在素数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且提到了陶哲轩最近在压缩数据方面的研究。据称,这项研究已经引起了美国军方的关注。美国军方有意将该成果应用于战场数据传输和成像。
《纽约时报》引用了大量陶哲轩的家人和同行的评论。例如他的同事称陶几乎成了“摇滚歌星”,是“数学界中的莫扎特”。
更多阅读
一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