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新发现确定恒星系统两类爆炸之间联系
2007-03-13 14:27
来源:科学网

图1:该复合图像展现了鹿豹座Z型星双星系统中的一颗矮新星、
一颗伴星和系统周围的巨大气体外壳。
(图片来源:NASA/JPL-Caltech)
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网站报道,NASA的星系演化探测器GALEX(Galaxy Evolution Explorer)紫外望远镜发现的证据表明,一些双星系统可以在剧烈爆炸之后,仍然持续闪耀着小型爆发的光芒。这一发现支持了一个20年来的理论:双星系统最终将经历两种类型的爆发,而不仅仅是一种方式。该结果发表在3月8日的《自然》杂志上。
上述理论意味着双星系统可能在两种类型的爆炸之间循环,几周就会出现一次小型爆发,直到一万年后再次大爆发。该论文首席作者、纽约美国自然史博物馆的Mike Shara博士表示,“(GALEX)新得到的图像是支持双星循环演化最强有力的证据。”
据地球530光年的鹿豹座Z型星(Z Camelopardalis,简称Z Cam)周围是此次发现的中心,该恒星系统一直被科学家认为是一种爆发变星。其中,主要的一颗矮新星会从其伴星积吸含氢的物质。
天文学家将爆发变星分成两类,小型爆发的叫矮新星(dwarf novae),爆发剧烈的叫经典新星(classical novae)。后者爆发时比前者亮一万到一百万倍。长期以来,观测者发现了该系统大约每3周就会出现小规模爆发,导致一些物质撞向矮新星表面。
根据理论,鹿豹座Z型星矮新星最终将通过氢积吸盘积累足够的物质和压力,从而激发巨大的“氢能弹”,导致经典新星爆发。但是,在2003年GALEX开始对鹿豹座Z型星进行观测之前,没有任何确定的证据表明该双星系统经历了两种类型的爆发。当时位于加州帕萨迪纳的华盛顿卡内基研究院的Mark Seibert博士发现了鹿豹座Z型星周围的巨大气体外壳,为该矮新星在几千年前经历了经典新星爆发找到了依据。
紫外波长的GALEX望远镜可以轻松地探测到该气体外壳,但要确定它是新星爆发的残留物还需要时间。现在,科学家最终确定GALEX得到的图像数据确实是鹿豹座Z型星的巨大气体外壳。

(图片来源:NASA/JPL-Caltech)
更多阅读(英文)
一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