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鹤鹏 李娇

伪术之辨:有关中国伪科学的辩论
2007-02-28 13:05
来源:SciDev.Net
 
“伪科学”一词——也就是声称自己是科学的非科学理论——最近成为了中国媒体关注的焦点,在中国科学界、甚至在普通公众中,它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在辩论双方中,一方认为,“伪科学”被滥用,现在已经成了攻击科学创新的武器。而另一方则认为这是伪科学人士的狡辩。
 
从去年11月末,关于是否应该从《中国科普法》中废除“伪科学”,在网络、报纸和电视上都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在一期电视节目中,观众席里各执己见的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争吵,甚至几乎要动武,幸好被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及时制止。
 
“许多话题都会引起争论,比如所谓的不公正地对待民间科学家、传统文化和科学不端行为等,”中国科普研究所副所长雷绮虹在接受SciDev.Net采访时说,“总是有很多话题激起这场争论。”
 
中国的八卦理论
 
公开话语
 
2006年11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退休研究员宋正海发表公开信,呼吁从《中国科普法》中废除“伪科学”一词。这部法律明确提出科普工作者要 “反对和抵制伪科学”。
 
当 “学术警察”方舟子因坚持揭露学术不端行为而败诉时,媒体开始关注宋正海的这封公开信。(参见《中国科学打假者失利江城法院》
 
方舟子本名方是民,是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生物化学博士,现在是科学专栏作家。方在他的中文网站新语丝上揭发伪科学行为,并发表他批评伪科学的观点。
 
2006年11月21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判决方是民诽谤前任四川政府参事刘子华,后者于1992年离世。
 
20世纪30年代,刘子华声称用中国古代哲学之一 "八卦宇宙论" 发现了太阳系的第10颗行星。去年,刘的故乡四川省的一份报纸将这一发现称为重大的科学进展。但是,方是民认为刘子华的八卦推算法是 "迷信、伪科学" 的,并且用 "欺世盗名" 等侮辱性的词汇,刘子华的家属将方是民告上法庭。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判决方是民侵犯了刘子华的名誉,判决方公开道歉并且赔偿原告精神损害抚慰金二万元。
 
在这个判决之前,已经有150名多名有高级职称的科研人员和工程师在宋正海的公开信上签字支持从法律中废除“伪科学”,这些人大部分已经退休。然而当方是民败诉之后,他们的呼吁才引起关注。
 
“方舟子等人一直滥用伪科学这个词,攻击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科学创新,比如八卦宇宙论。方败诉可以表明他的许多攻击都是错误的。”宋正海在接受SciDev.Net记者采访时说。

方是民

 
不公平的战争?
 
宋正海和他的支持者们列出了“科学创新”,他们认为这些创新都在打击伪科学的名义下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其中之一就是山东大学教授张颖清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全息生物学”。大概意思是有机体的部分之间都是和整体相互关联的,比如树的一片叶子,或者人的手。据说,全息生物学家通过观察有机体的部分能够推断出其整体的健康状况。
 
那时,张的这一理论在广大的公众中间很受欢迎,但是受到生物界的排斥,在90年代末被冠名为伪科学。这就使得张失去了他的教职和研究资金。2004年,他去世了。
 
另一个例子是民间科学家蒋春宣声称自己已经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和费马定理,这两个都是世界数学界尚未解决的著名难题而且并没有被正式证明。他认为自己推翻了黎曼猜想。
 
宋列出的蒋、张和其他被不公正对待的科学家并没有在任何专业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但是,宋说中国科学界拒绝承认这些理论说明他们知识的狭窄和观点的保守。 “如果中国科学界的权威简单地否认他们不知道的理论,中国科学如何能够取得进展呢?”宋说。
 
中国气象科学院退休研究员任振球同意宋的观点,他说今天的自然科学需要社会科学知识来作补充。他说一些中国科学家因为和科学教条联系得过于紧密所以不能容忍真正的创新。
 
但是,很多科学家已经进行了回击。
 
支持方舟子的清华大学教授赵南元说,不管一种理论多么创新,它都必须符合已经被认可的科学规律和科学发现。
 
科学共同体的怀疑并不是因为过于保守,而是因为这些相关的理论不能够提供实验能够验证的具有说服力的证据。赵说。
 
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何祚庥说,鼓励创新并不等于承认任何理论。“许多试图废除 ‘伪科学’一词的人自己就是伪科学从业者,” 何祚庥这样对《北京晨报》说。
 
传统受到质疑
 
传统文化是正在进行的这场争论的另一个焦点。这一争论源自中南大学科技哲学教授张功耀写了一封公开信呼吁取消中医。
 
在这封信中,张说中医存在很多不科学的成分,毒性很高,治疗效果不稳定。他建议政府可以保留中医,但是,中医研究的资金和它的临床应用应该停止。
 
中医的从业者和中国政府强烈反对张的观点。但是,方舟子和何祚庥认为,虽然通过病人的临床应用证明中医很有价值,但是它的阴阳五行理论(主张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却是非科学的。
 
他们的观点激起了宋正海和他的支持者的攻击。他们说像张一样的科学家正在试图消灭中国传统文化。“如果中医药是伪科学,我们中国人如何依靠它生存了几千年呢?”宋正海说。
 
国家地震局地质所研究员徐道一同意宋正海的观点。徐声称他能够将八卦宇宙论和现代科学结合起来进行地震预报。
 
“从长远的角度讲,我们已经发现仅有现代科学不足以进行地震预测,但是何祚庥和方舟子等人则武断地拒绝任何没有出现在已经确立起来的现代科学中的观点。”徐在2006年12月在一个中国很受欢迎的网络讨论中说。
 
方回应说,他从来没有想过消除中国传统文化。“文化和科学是两种不同的东西,无论你讨论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理论多么地科学,这一理论必须通过现代科学的验证。显而易见,中医不能够达到这个标准,”方说。

中医是伪科学吗?

 
缓和气氛
 
在几轮公开的争论之后,关于伪科学的争论看起来正在逐渐冷却。
 
宋正海和他的支持者的目的很难完成。雷绮虹说目前没有任何要修改科普法的计划。
 
赵楠元抱怨说公众对中医和科学创新的高度关注使得网络和电视媒体也聚焦这次争论,所以公众才会更加关注。
 
但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科技哲学副教授肖显静认为,因为科学在中国社会和意识形态中被赋予很高的地位,所以这场争论才会引起公众的兴趣。
 
“被贴上伪科学标签的人会认为自己受到了严重的伤害。这是导致这场激烈争论的原因。”2007年1月18日,肖显静在九三学社第9次北京青年学术论坛上如是说。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专业博士生王琪在这个论坛上补充道,通过法律约束来攻击伪科学是中国政府对科学极端重视的表现。“有时,政治力量的参与可能会伤害到科学共同体中本身排斥错误行为和不端行为的力量。”
 
“科学应该使公众更加理性化的一种手段,而不应该用科学判断所有知识和生活。”肖显静说。
更多阅读
 
冷看“伪科学”之争
 
学者建议:慎用“伪科学”概念
 

分享到:

0
一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