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承鲁

敢扬“家丑”才能消灭“家丑”----Bell实验室造假事件评论
2007-01-17 18:47
来源:科学时报
 
近年美国著名的Bell实验室发生了一件丑闻。该实验室工作人员舍恩近年来由于在研究有机聚合物薄膜晶体半导体隧道效应时的发现,有可能以有机纳米晶体管和电路代替硅晶体管和电路,因此意义十分重大。短短几年中他已经在国际顶级刊物中发表论文多篇,包括Nature和Science中的17篇。这些论文引起了同行们的广泛关注,2001年被Science评为当年科技界十大成就的第一项。有人甚至认为,舍恩将为Bell实验室添上又一顶诺贝尔奖桂冠。
 
但是舍恩的工作也引起本单位和外单位一些科学家的怀疑,他们仔细阅读舍恩的论文之后对文章中的某些数据公开提出质疑。Bell实验室在看到质疑之后,并没有为了“保护”本实验室的“面子”而设法予以掩盖,而是立即组织了以本领域著名科学家Stanford大学的M.Beasley教授为首的5人调查小组进行严肃调查,并指令该实验室密切配合调查小组工作,向调查小组提供全部有关资料,包括与舍恩论文有关的原始数据。调查小组最后于2002年9月得出结论,并公开发表了调查结果,舍恩做了伪造的假数据,论文有关结论完全不能成立。舍恩的共同工作者,仅负责向舍恩提供实验结果,他们所提供的实验结果是否采用,也由舍恩一人决定,论文也完全由舍恩一人撰写,因此弄虚作假完全由舍恩一人负责,与他的共同工作者无关。
 
真相大白后,Bell实验室立即解除了舍恩的职务,并向Nature、Science等刊物陆续公开撤回了已经发表的有问题的论文。
 
对舍恩事件,我们应该得出什么结论呢﹖
 
1.科学真理是无法掩盖的。正如古话所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间未到。科学真理滚滚向前,所有作假的东西,最后都将真相大白。即使没有Beasley为首的5人调查小组,在后人试图重复舍恩结果的时候终究将发现他的错误。
 
2.我们应该为Bell实验室采取的果断措施拍手叫好。在遭遇丑闻危机时,Bell实验室不是千方百计地予以掩盖,或在无法掩盖时千方百计地设法找借口,避重就轻设法辩解来保护本实验室的面子,而是坚决组织调查组以查明真相。真相大白后公开发表调查结果,处分当事人,并公开撤回有错误的论文。这样做完全没有影响Bell实验室的威信;恰恰相反,坚决揭露丑闻并予以严肃处理,更提升了Bell实验室的威信,增加了Bell实验室成果的可信度。如果当初Bell实验室对舍思的作假千方百计地予以掩盖或辩解,在最后真相大白后,Bell实验室的威信必将受到致命的打击。
 
3.必须消灭科学上的包工头制度。像舍恩那样,众人向他提供数据,由他一个人完全负责的制度,是产生腐败的温床。一篇论文的所有作者都应该对论文负责,都应该对科学负责,主要研究者当然应该负主要责任。主要研究者不应该是包工头也不是老板。在这个问题上,Bell实验室的领导也是有责任的,所以他们勇敢地、果断地调查真相,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这正是Bell实验室的领导对自己、对实验室有信心的表现。
 
我国还没有发现像舍恩那样的弄虚作假者,但在出现腐败现象时,是否所有的领导都能如Bell实验室的领导那样有信心地坚决处理呢﹖在我国科学家中有没有包工头﹖实验室几十个人的工作都要归功于一个人的成绩吗﹖这些问题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  科学时报 2003-12-1 )
 

分享到:

0
一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