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全国离子束生物工程学会议在合肥召开
2007-01-17 08:38
来源:科学时报
1月15日至16日,第四届全国离子束生物工程学会议在合肥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中科院、中国农科院、安徽农科院的41个重点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提交了近百篇会议论文,全面交流了近五年来离子束生物工程学领域的最新进展。
离子束生物工程学是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所和安徽农科院的科研人员于1986年创立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20年来主要研究低能离子与生物体相互作用,在农作物育种、微生物改良、环境健康、生命起源和星际分子形成等前沿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已从合肥走向中国、走向世界。2004年在泰国举行的一次国际会议上,美国Berkeley国家实验室的布朗博士在会议总结时强调并在会议纪要中写道:“中国科学家小组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离子束生物学研究领域,并引领该领域的发展,他们的工作显示,离子束技术造福人类具有巨大的潜力。”
20年来,该领域召开了四届全国性会议,特别是自2002年新疆国际会议以来的5年间,离子束生物工程学取得了一批重大的基础研究成果和应用成果:SCI论文数量逐年上升,最高影响因子超过10。等离子体所科研人员撰写的《离子束生物技术引论》由安徽科技出版社出版,2006年在纽约作为大学和研究生教科书翻译出版。离子束培育的25个农作物新品种通过安徽、河南、山西、山东等省的品种审定,仅安徽省就累计推广3000多万亩,创效益十多亿元。特别是耐储存水稻和早晚联用直播稻对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受到国务院和安徽省的高度重视。经离子束改良的10个高产菌种实现了产业化,其中离子束育成的维生素C菌株产业化引领了行业技术的发展,使我国VC在国际竞争中取胜,每年创汇2.1亿美元,同时使蚌埠泰格公司恢复生产,解决了大批工人再就业问题。花生四烯酸生物合成技术被国内外公认为最高水平,产值连年翻三番,现正在建设年产20亿元的大型生产基地。离子束生物技术成果转化使丰乐种业、丰原生化、芜湖星火农业技术研究所、合肥华飞生物工程公司和山华集团合肥分公司等获得国家产业化项目和农业成果转化基金的支持,创造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最近,生物表面活性剂等3个重大成果正在转化之中。
一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