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详情页
龙潇宇
赞
+1

这个想法可以思考一下!科学网大学?为什么有这样的名称呢?要知道大学可不是过家家,说说就可以的,网络虚拟的大学其教育机制或者说教育理念有待教育专家、学者的研究!不过,建议可以阅读英国科学学家贝尔纳的《科学的社会功能》一书,其中有些现象我们可以针对而改进!
个人一直以为科学教育必须符合民族性任何无论多么先进的科学教育理念,如果不适合该民族也是无用的垃圾。现在,不妨多拉一些现实生活可以接触的学者教授和科学网已注册的学者教授给予指导帮助?我相信任何有民族责任心的人还是期望中华民族的再度复兴。
2011-04-09 12:53
个人一直以为科学教育必须符合民族性任何无论多么先进的科学教育理念,如果不适合该民族也是无用的垃圾。现在,不妨多拉一些现实生活可以接触的学者教授和科学网已注册的学者教授给予指导帮助?我相信任何有民族责任心的人还是期望中华民族的再度复兴。
全部回复1 条回复
刘洋
赞
+1

“科学教育必须符合民族性”,我个人很认同,是值得深入探讨的理念。找到《科学的社会功能》在线中文版了:
http://www.tianyabook.com/zhexue/science/index.html
陈体芳译,晚上回来就读。
隔着网络就能从您的两小段文字中感觉到您的功力,欢迎您有空常来关注和指导!
至于“科学网大学”这个名字,主要是因为都是科学网的老师同学参与尝试,在这个平台上尝试,这么叫也就自然而容易接受了。
也很期待更多的学者教授加入,只是初期,从娱乐转变到严肃,还需要点时间,得一步步往前走。这里有个粗糙的路线图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750&do=blog&id=430166
现在处于第二阶段。
http://www.tianyabook.com/zhexue/science/index.html
陈体芳译,晚上回来就读。
隔着网络就能从您的两小段文字中感觉到您的功力,欢迎您有空常来关注和指导!
至于“科学网大学”这个名字,主要是因为都是科学网的老师同学参与尝试,在这个平台上尝试,这么叫也就自然而容易接受了。
也很期待更多的学者教授加入,只是初期,从娱乐转变到严肃,还需要点时间,得一步步往前走。这里有个粗糙的路线图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750&do=blog&id=430166
现在处于第二阶段。
04-09 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