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详情页
蒋大和
赞
+1

“干绝热直减率(Lapse rate)”是大气科学、气象学的专有名词或判据。特别是在污染气象学、边界层气象学等学科中,需要用它判断垂直方向空气稳定状态。这个判据在气象部门和大气环境部门已经得到了广泛承认和应用。
该名词适用的空间尺度是公里量级。如果考虑更小尺度,如城市街道如室内空气,就没有必要引进和推导干绝热直减率了。例如气象出版社2014年出版的“十一五”教材《微气象学基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胡继超等5人编著)。该书着重讲“下垫面的辐射收支、土壤热量传输及温湿度变化、近地气层的湍流理论、气象要素在近地层中的分布、农田植被微气象、城市微气象”,把城市上空空气分为近地层和混合层,但没有应用“干绝热直减率”概念。
尽管早年我曾看到过外文书“Micrometeorology”里也有“Lapse rate”,推导和常见的教科书相同。
2025-03-15 20:49
该名词适用的空间尺度是公里量级。如果考虑更小尺度,如城市街道如室内空气,就没有必要引进和推导干绝热直减率了。例如气象出版社2014年出版的“十一五”教材《微气象学基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胡继超等5人编著)。该书着重讲“下垫面的辐射收支、土壤热量传输及温湿度变化、近地气层的湍流理论、气象要素在近地层中的分布、农田植被微气象、城市微气象”,把城市上空空气分为近地层和混合层,但没有应用“干绝热直减率”概念。
尽管早年我曾看到过外文书“Micrometeorology”里也有“Lapse rate”,推导和常见的教科书相同。
全部回复6 条回复
钟定胜
赞
+1

你提的这些问题,我在这两篇文章的提问中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234816-1472675.html;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234816-1473568.html已经都详细说到和解释过了,就不重复了。你老人家好好过你的晚年退休生活去就好了,就别来蹭这个热度了。
03-15 21:28
钟定胜
赞
+1

回复@张学文:那就请您评价一下,在几年前我的相关系列文章中,他的那些评价方式方法是否是妥当的,我没有邀请过他来评价,但他的每次出现,要么是武断地说我读的书不够(但事实上所有教材在这个问题上基本都是互相引用和照搬的,而且我前后翻阅 了二十几本相关教材以确认这个问题),要么是他要出差没空回应其中的关键问题:大气垂向温度分布递减率与大气稳定度相关关系的理论性证明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234816-1175402.html,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234816-1251107.html,等等。
03-16 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