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详情页
尤明庆
赞
+1

实际上,华北地区早春的气温还是比较寒冷的。济南市二月份的平均最低气温只在-3℃左右,平均最高温度也只有6℃,寒风凛冽的日子也还很多。
*******
我猜测,最初的四季 以秋分、冬至、春分和夏至 分隔。这四个时间节点有明确的天象含义。
《诗经•七月》的 一之日等,就是这样的四季。
冯老师,您觉得这样的猜测能否成立。
现在说四之日是周历四月,相当于夏历二月,那么“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就是过早。
夏历二月初一最早如去年是公历2月20日,不容易有韭菜的,且没有开始用冰的必要。
去年的今天已经是正月底了。
拙稿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5648-1421746.html 最后引用了您文章 “秋分与中秋 ” ,
忘了与冯老师说一声,还请海涵啊。
2024-02-19 09:35
*******
我猜测,最初的四季 以秋分、冬至、春分和夏至 分隔。这四个时间节点有明确的天象含义。
《诗经•七月》的 一之日等,就是这样的四季。
冯老师,您觉得这样的猜测能否成立。
现在说四之日是周历四月,相当于夏历二月,那么“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就是过早。
夏历二月初一最早如去年是公历2月20日,不容易有韭菜的,且没有开始用冰的必要。
去年的今天已经是正月底了。
拙稿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5648-1421746.html 最后引用了您文章 “秋分与中秋 ” ,
忘了与冯老师说一声,还请海涵啊。
全部回复3 条回复
冯大诚
赞
+1

关于这首《七月》,我一直没有弄清楚它的历法。前人的解释也是混乱的。哪里会在同一个作品中,一会儿是夏正,一会儿是周正,再下面又是夏正……?
另外一个问题,用阴历的月去配阳历的节气,前后差一个月,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
在我看来,上面两个问题加在一起,要想把《七月》中的叙述与现实(再加上古今气候的变化)对起来必定矛盾百出。
另外一个问题,用阴历的月去配阳历的节气,前后差一个月,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
在我看来,上面两个问题加在一起,要想把《七月》中的叙述与现实(再加上古今气候的变化)对起来必定矛盾百出。
02-19 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