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详情页
蒋大和
赞
+1

窦老师好。点赞窦老师坚持不懈的湍流研究和科普工作。
我又有个疑问和建议:
湍流的发生是个物理过程,然而NS方程却是个数学公式(还在讨论其正确性)。以数学公式存在奇点作为发生湍流的“物理机理”的说法恐难被接受,建议窦老师再想想别的解释。
例如,我还没有想清楚粘性在湍流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究竟是怎样的。以往接受的是在粘性流动中,NS中的非线性项(对流项)有利流动的不稳定、产生和发展湍流;粘性项则使流动趋于稳定。也接受雷诺数(Re=非线性项/粘性项)的应用。
但仔细想想,粘性在湍流的发生发展中其实起了不可缺少的作用。例如,在本文图1列出的a-d和h流动中都涉及壁面,那里有壁面和流体的摩擦(粘性),有剪切应力;同时在流动中间部分,因为各层流体流速差别大也会有剪切应力(粘性)。这两头的剪切应力方向是相反的,是产生涡旋的物理原因。但是涡旋的产生和发展也很复杂,可能被粘性损耗而消亡,但也可能因为剪切应力的增强而发展成湍流发生的前因。流动加速、粘性和涡旋,是讨论湍流过程的物理机理。
所以湍流可以因为粘性而发生,也可以因为粘性而消亡。
在层流向湍流的转捩过程中,如平面泊肃叶流,初始时壁面附近应力较大。随着平均流速加强,雷诺数也增强,中间部分流动剪应力加强。如果能够讨论流场发展时,剪切力分布的变化,就有可能发现旋涡的发生过程和分布。旋涡中心也可能和NS方程的奇点有关。
窦老师说在奇点那里,u=0。但如果考虑旋涡,流速可以相对于平均运动反向运动的,这个情况是否考虑在内了?
图1中e和f,射流和尾流(少画了流线),没有壁面,但因为流速不同引起剪切应力也是明显的。
图g说是“混合层”,没看懂。
2024-02-02 22:22
我又有个疑问和建议:
湍流的发生是个物理过程,然而NS方程却是个数学公式(还在讨论其正确性)。以数学公式存在奇点作为发生湍流的“物理机理”的说法恐难被接受,建议窦老师再想想别的解释。
例如,我还没有想清楚粘性在湍流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究竟是怎样的。以往接受的是在粘性流动中,NS中的非线性项(对流项)有利流动的不稳定、产生和发展湍流;粘性项则使流动趋于稳定。也接受雷诺数(Re=非线性项/粘性项)的应用。
但仔细想想,粘性在湍流的发生发展中其实起了不可缺少的作用。例如,在本文图1列出的a-d和h流动中都涉及壁面,那里有壁面和流体的摩擦(粘性),有剪切应力;同时在流动中间部分,因为各层流体流速差别大也会有剪切应力(粘性)。这两头的剪切应力方向是相反的,是产生涡旋的物理原因。但是涡旋的产生和发展也很复杂,可能被粘性损耗而消亡,但也可能因为剪切应力的增强而发展成湍流发生的前因。流动加速、粘性和涡旋,是讨论湍流过程的物理机理。
所以湍流可以因为粘性而发生,也可以因为粘性而消亡。
在层流向湍流的转捩过程中,如平面泊肃叶流,初始时壁面附近应力较大。随着平均流速加强,雷诺数也增强,中间部分流动剪应力加强。如果能够讨论流场发展时,剪切力分布的变化,就有可能发现旋涡的发生过程和分布。旋涡中心也可能和NS方程的奇点有关。
窦老师说在奇点那里,u=0。但如果考虑旋涡,流速可以相对于平均运动反向运动的,这个情况是否考虑在内了?
图1中e和f,射流和尾流(少画了流线),没有壁面,但因为流速不同引起剪切应力也是明显的。
图g说是“混合层”,没看懂。
全部回复2 条回复
窦华书
赞
+1

蒋老师好。感谢蒋老师对湍流的兴趣和欣赏蒋老师对学问的一直追求。
我们观察层流到湍流的速度、压力、摩擦力、总的阻力突变,除了奇点能对这种突变做出合理的解释,还没有发现其他方法。当然,说奇点不是随便说的,我们是通过纳维-斯托克斯方程严格推导出来的。
关于粘性在湍流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粘性项一方面使流动趋于稳定,另一方面与对流项互相作用,导致奇点产生。没有粘性,奇点就产生不了,湍流就没有。我在多篇科普文章中说了,教科书和文献中说的“湍流是由于对流项大于粘性项的作用而产生的”是完全错误的,不符合事实。这是对湍流问题太简单化了。
“剪切应力的增强而发展成湍流发生的前因”,这句话是不正确的。如果它成立,是需要很多前提条件的。我想说的是,平面Couette流动和Taylor-Couette流动,湍流产生的原因是流道中间剪切应力减小而趋于零引起的,这是事实。
蒋老师说的“湍流可以因为粘性而发生,也可以因为粘性而消亡”,这句话是基本正确的,但也有前提条件,那就是湍流产生是在对流项足够大的情况下。
蒋老师说“如果能够讨论流场发展时,剪切力分布的变化,就有可能发现旋涡的发生过程和分布。旋涡中心也可能和NS方程的奇点有关”。是的,基本是这样的,本人的书第9章有讲了这部分。
“窦老师说在奇点那里,u=0。但如果考虑旋涡,流速可以相对于平均运动反向运动的,这个情况是否考虑在内了?” 是的蒋老师,已经考虑了。在非定常流动里,流速可以相对于平均运动反向运动,这是湍流产生必须有的。
“图g说是“混合层”,没看懂。”就是自由剪切层,开尔文-亥姆霍兹不稳定性的模型。图g中画的是计算时的初始流动条件。
我们观察层流到湍流的速度、压力、摩擦力、总的阻力突变,除了奇点能对这种突变做出合理的解释,还没有发现其他方法。当然,说奇点不是随便说的,我们是通过纳维-斯托克斯方程严格推导出来的。
关于粘性在湍流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粘性项一方面使流动趋于稳定,另一方面与对流项互相作用,导致奇点产生。没有粘性,奇点就产生不了,湍流就没有。我在多篇科普文章中说了,教科书和文献中说的“湍流是由于对流项大于粘性项的作用而产生的”是完全错误的,不符合事实。这是对湍流问题太简单化了。
“剪切应力的增强而发展成湍流发生的前因”,这句话是不正确的。如果它成立,是需要很多前提条件的。我想说的是,平面Couette流动和Taylor-Couette流动,湍流产生的原因是流道中间剪切应力减小而趋于零引起的,这是事实。
蒋老师说的“湍流可以因为粘性而发生,也可以因为粘性而消亡”,这句话是基本正确的,但也有前提条件,那就是湍流产生是在对流项足够大的情况下。
蒋老师说“如果能够讨论流场发展时,剪切力分布的变化,就有可能发现旋涡的发生过程和分布。旋涡中心也可能和NS方程的奇点有关”。是的,基本是这样的,本人的书第9章有讲了这部分。
“窦老师说在奇点那里,u=0。但如果考虑旋涡,流速可以相对于平均运动反向运动的,这个情况是否考虑在内了?” 是的蒋老师,已经考虑了。在非定常流动里,流速可以相对于平均运动反向运动,这是湍流产生必须有的。
“图g说是“混合层”,没看懂。”就是自由剪切层,开尔文-亥姆霍兹不稳定性的模型。图g中画的是计算时的初始流动条件。
02-03 0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