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详情页
杨学祥
1
+1

为什么不试一试海底扩张的潮汐模式:
地震(earthquake)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五百五十万次,每天1.5万次,潮汐形变引发的地震是绝大部分,对于众多板块构成的地表而言,潮汐形变周期地改变地球的形状和扁率,是板块间摩擦、断裂、压缩、扩张的重要原因,这些应力和应变的长期积累对构造地震有重大影响。
地球固体潮的振幅为20厘米,可以使弹性地球发生潮汐形变,也可以使板块分布的地球在深大断裂处产生扩张和挤压的交替运动。
每天1.5万次的小震是潮汐形变的直接结果,无需能量的长期积累。它的作用就是使已有的断裂加深加长,为更大的地震积累应力。目前非洲红海的断裂就是大陆分裂最初的雏形,红海的发展前景就是扩张成现在的太平洋。扩展过程见图1。
当潮汐形变导致地球扁率变大,赤道和低纬度圈扩张,大洋中脊张裂形成新的海洋地壳;当潮汐形变导致地球扁率变小,赤道和低纬度圈收缩,大洋中脊闭合,大洋地壳插入大陆地壳之下,形成俯冲带,大洋地壳消减沉没。这一张一缩的变化过程形成海底扩张的潮汐模式(见图1)。
潮汐的能量每年10的19次方焦耳,地震火山能量每年10的17-18次方焦耳,不存在能量不足的情况。因此,我们必须改变潮汐与地震无关的偏见,从潮汐变化规律,历届地震的发展变化,把潮汐变化看作是地震活动的可靠前兆。
图1 潮汐形变导致的海底扩张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28814.html
杨学祥. 海底扩张的潮汐模式.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3,23(2): 77-80.
2023-01-10 10:20
地震(earthquake)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五百五十万次,每天1.5万次,潮汐形变引发的地震是绝大部分,对于众多板块构成的地表而言,潮汐形变周期地改变地球的形状和扁率,是板块间摩擦、断裂、压缩、扩张的重要原因,这些应力和应变的长期积累对构造地震有重大影响。
地球固体潮的振幅为20厘米,可以使弹性地球发生潮汐形变,也可以使板块分布的地球在深大断裂处产生扩张和挤压的交替运动。
每天1.5万次的小震是潮汐形变的直接结果,无需能量的长期积累。它的作用就是使已有的断裂加深加长,为更大的地震积累应力。目前非洲红海的断裂就是大陆分裂最初的雏形,红海的发展前景就是扩张成现在的太平洋。扩展过程见图1。
当潮汐形变导致地球扁率变大,赤道和低纬度圈扩张,大洋中脊张裂形成新的海洋地壳;当潮汐形变导致地球扁率变小,赤道和低纬度圈收缩,大洋中脊闭合,大洋地壳插入大陆地壳之下,形成俯冲带,大洋地壳消减沉没。这一张一缩的变化过程形成海底扩张的潮汐模式(见图1)。
潮汐的能量每年10的19次方焦耳,地震火山能量每年10的17-18次方焦耳,不存在能量不足的情况。因此,我们必须改变潮汐与地震无关的偏见,从潮汐变化规律,历届地震的发展变化,把潮汐变化看作是地震活动的可靠前兆。
图1 潮汐形变导致的海底扩张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28814.html
杨学祥. 海底扩张的潮汐模式.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3,23(2): 77-80.
全部回复1 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