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详情页
陈蕴真
赞
+1

首先要搞清楚新疆现在缺水,主要是自然气候及其波动造成的,还是近期人类活动造成的。假如主要是自然成因,而且当地的生态系统、主导产业、经济规模已经和气候相适应了、为什么要去改变呢?人为改变降水一个要素,打破了原有的平衡,原来新疆特色的耐旱农作物还能种吗?原来的生态系统能不受扰动吗?河流流量增加,到处河道侵蚀下切,淘刷桥基……
2022-12-08 01:35
全部回复6 条回复
檀成龙
赞
+1

新疆的国土面积为166万平方公里,占我国陆上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的17.3%,粗略地说,新疆占我国陆上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但2021年新疆的GDP为15983.65亿元,只占我国2021年总GDP1143670亿元(不含港澳台)的1.4%。国土面积的占比与GDP的占比太不相称了。以上GDP的数据详见https://www.cnyyg.com/newsdetail/1930752.html。
对老面姓个体来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可的。
对一个国家来说,GDP不是万能的,但没有一定的GDP是万万不可的。
对老面姓个体来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可的。
对一个国家来说,GDP不是万能的,但没有一定的GDP是万万不可的。
12-08 13:08
檀成龙
赞
+1

还有,天然状况下,长江两岸是隔江相望,那为什么要在长江建设大桥呢?原因是交通不便,要改变这个天然状况。
同样的道理,天然状况下,新疆等西北地区不太适合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单位国土面积创造的GDP太低了,所以,要改变这种天然状况,为人类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同样的道理,天然状况下,新疆等西北地区不太适合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单位国土面积创造的GDP太低了,所以,要改变这种天然状况,为人类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12-08 13:16
陈蕴真
赞
+1

回复@檀成龙:檀老师,我认为要看生态承载力来定GDP贡献,不是看面积。另外,节水的空间可能还有,低,还可以发展耗水量低效益高的产业。最重要的是,新疆是一个特殊的区域,如何发展,受非自然因素影响可能更大。
12-08 17:39
檀成龙
赞
+1

回复@陈蕴真:多谢您参与讨论。如果 “超深盆地调水增雨” 的论点确实成立,向西北超深盆地调水确实能起到 “四两拨千斤、以一当十甚至更大的作用”,那说明西北超深盆地的生态承载力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可以人工改变的,人类的努力能够大幅提升那个地方的生态承载力。
12-08 18:07
檀成龙
赞
+1

把我的电子书《超深盆地调水增雨初步研究》的 “序” 粘贴如下,供参考。
刚刚召开的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我国已经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华民族将迎来伟大复兴的新时代!然而,全国发展水平极不平衡,气候差异是阻碍均衡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西北降水量很少,沙漠广泛分布,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经济发展相对较慢,致使我国的区域发展不平衡、西北与东中部的发展差距比较大。胡焕庸线东南部占我国陆上国土总面积的43%,养育着94%的人口;而胡焕庸线西北部占我国陆上国土总面积的57%,仅养育6%的人口。胡焕庸线两侧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差很大。
要改变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状,要实现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胡焕庸线怎样破就是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一道必答题。这是一道必答题并且很难解答,您赞成这个认识吗?!本书采用科学的论证、翔实的数据、理性的辩论和争鸣、实验性调水工程的建议等,终于破解了这道必答题。
作者的破解是对还是错? 面对作者花费十几年心血完成的这份答卷,您能抽出宝贵的时间认真审查、理性质疑吗? 您还能置身度外、无动于衷吗? 超深盆地调水增雨的研究成果,值得公开发表吗?
刚刚召开的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我国已经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华民族将迎来伟大复兴的新时代!然而,全国发展水平极不平衡,气候差异是阻碍均衡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西北降水量很少,沙漠广泛分布,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经济发展相对较慢,致使我国的区域发展不平衡、西北与东中部的发展差距比较大。胡焕庸线东南部占我国陆上国土总面积的43%,养育着94%的人口;而胡焕庸线西北部占我国陆上国土总面积的57%,仅养育6%的人口。胡焕庸线两侧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差很大。
要改变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状,要实现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胡焕庸线怎样破就是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一道必答题。这是一道必答题并且很难解答,您赞成这个认识吗?!本书采用科学的论证、翔实的数据、理性的辩论和争鸣、实验性调水工程的建议等,终于破解了这道必答题。
作者的破解是对还是错? 面对作者花费十几年心血完成的这份答卷,您能抽出宝贵的时间认真审查、理性质疑吗? 您还能置身度外、无动于衷吗? 超深盆地调水增雨的研究成果,值得公开发表吗?
12-08 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