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详情页
hidden
王安良 赞 +1
真理得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
问题得年年思、月月想、日日考。
2022-08-01 16:06
全部回复1 条回复
hidden
杨正瓴 赞 +1
万一“W玻色子质量迄今最精确测量完成,比标准模型预测值高7个标准差”是真的;
谁能保证问题不是根源于“经典电磁理论”呢?备课是,看到 100多年前哪些粗糙的实验装置,不由得我不怎么想啊?
  
旁证:
(1)孟德尔“豌豆实验”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341284.html
   1936年 Ronald Aylmer Fisher(1890-02-17 ~ 1962-07-29,现代数理统计学的奠基人之一)发表论文,认为孟德尔老师的豌豆实验结果“好得令人难以置信,too good to be true”。
   
  
(2)密立根油滴实验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306722.html
   理查·费曼(Richard Feynman)1974年在加州理工学院的一场毕业典礼演说中“草包族科学”(Cargo cult science)里列举了密立根和后人实验的“瑕疵”:
  
   如果你把在密立根之后、进行测量电子带电量所得到的资料整理一下,就会发现一些很有趣的现象:把这些资料跟时间画成坐标图,你会发现这个人得到的数值比密立根的数值大一点点,下一个人得到的资料又再大一点点,下一个又再大上一点点,最后,到了一个更大的数值才稳定下来。
08-01 16:37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