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详情页
hidden
谢煜 赞 +1
公平、公正评价科研成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像屠奶奶的研究成果,等到诺贝尔奖认可的时候,国内的这些评价体系全面崩溃。引发国人深思,为什么这么好的研究,中国人自己却没有发现?把评价放在一个更长的时间里去,国人还是太着急了。
2021-08-05 10:41
全部回复1 条回复
hidden
曾杰 赞 +1
回复@曾杰:有关科学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16948-1298122.html,1972年屠呦呦课题组发现青蒿素。
注、有关合成生物学:
1-1999年元月Bj.Zeng建立网站,在国际上筹备2001年北京第一届国际系统生物科学与工程(系统生物学与合成生物学)会议,并在2000年春季邀请了M.Tomita;
2-在这之后的秋季,M.Tomita与北野宏明把第9届JST会议宣布举办为第一届国际系统生物学会议,参加该会议的美国AP.Arkin在2003年贝克利大学成立合成生物学中心,J.Keasling在该研究中心2006年成功实现酵母合成青蒿素;
3-2004年瑞典斯德哥尔摩email告诉Bj.Zeng诺奖网址Nobelprize.org,链接在Bj.Zeng的网站上;
3-2007年苏新专和米勒开始考察青蒿素的发现过程,2010年开始米勒年年向拉斯克奖和诺奖推荐屠呦呦;
4-2011年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年底12月Nature发表专栏系列论文,探讨系统生物学方法开发中医药资源;
5-2012年欧盟举办国际系统医学大会,邀请Bj.Zeng在开幕式下午做学术报告,该年欧盟成立系统医学组织和协会,并在2015年斯德哥尔摩举办第一届夏季系统医学学院课程;
6-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奖。
08-05 11:38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