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详情页
张志东
1
+1

真傻点我的名了,我特意出来推荐一下。
不过,我们有可能都扮演着叶公好龙的角色。只不过针对不同的事情或者在不同的时候,都有成为叶公的可能性。
原因有多种,以后有空再详细分析。
2020-12-28 21:13
不过,我们有可能都扮演着叶公好龙的角色。只不过针对不同的事情或者在不同的时候,都有成为叶公的可能性。
原因有多种,以后有空再详细分析。
全部回复11 条回复
曾杰
赞
+1

请教一下:McGuire-Yang-Baxter 方程,目前是否已经得到了数学证明和实验证明?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344-1183335.html
- http://wap.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00379&do=blog&id=759451&mobile=1,目前对这个有关伊辛模型有了兴趣。
谢谢!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344-1183335.html
- http://wap.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00379&do=blog&id=759451&mobile=1,目前对这个有关伊辛模型有了兴趣。
谢谢!
12-28 21:33
曾杰
赞
+1

还有这个:“杨-米尔斯场论与电弱相互作用的相关也只有在加速器实验发现弱中性流之后才能被确认。”---摘录自https://m.sohu.com/a/118024840_475797,杨-米尔斯方程,在数学上得到了胡夫特的重整化,目前是否在实验上尚未得到验证?
12-28 21:38
曾杰
赞
+1

回复@张志东:标准模型是U1(外尔)、SU(2)海森堡和泡利及杨-米尔斯方程和胡夫特的重整化与温伯格的弱电统一、SU(3)盖尔曼的夸克理论和弦论,
其中:“杨-米尔斯场论与电弱相互作用的相关也只有在加速器实验发现弱中性流之后才能被确认。”---摘录自https://m.sohu.com/a/118024840_475797,问的是这一部分。
其中:“杨-米尔斯场论与电弱相互作用的相关也只有在加速器实验发现弱中性流之后才能被确认。”---摘录自https://m.sohu.com/a/118024840_475797,问的是这一部分。
12-28 22:05
曾杰
赞
+1

回复@张志东:”很多需要认真计算甚至证明的地方(其实估计他自己也不能够严格证明),他说 easily seen。“ --- 摘录自http://wap.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00379&do=blog&id=759451&mobile=1,这个怎么解释?
12-28 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