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详情页
hidden
刘立 赞 +1
大作    破除论文“SCI至上”:[历史] 艾萨克·牛顿斗不过“同行评议”!
在科学网“博客”正式发表,这么多评论和点赞,广义上属于“同行评议“
2020-08-02 19:22
全部回复7 条回复
hidden
杨正瓴 赞 +1
这只能证明“俺不是牛顿”。
08-02 19:33
hidden
曾杰 赞 +1
中文翻译,应该把”同行评审“与”同行评议“分别开。
08-02 19:51
hidden
曾杰 赞 +1
回复@曾杰:典型范例:1)佩雷尔曼在预印本上传自己的论文,2)发送给数学界相关的专家,专家进行了验证之后认可了,这就是一个1)发表和2)同行评议的过程。
08-02 19:59
hidden
曾杰 赞 +1
回复@曾杰:至于把论文发表在哪里,这应该是A)研究者和B)基金会双方决定的,
C)大学评估人才是单位的管理模式,
D)学术或科学本身,如同佩列尔曼那样的论证。
A、B、C、D,本就不可能用期刊(因子和引用)一个因素来划一。
08-02 20:13
hidden
刘立 赞 +1
回复@曾杰:发表的概念是广义的:包括,各类会议、博客、书籍、期刊、报纸、视频、公告、专利、网页,等等。。。。。在这个信息时代,科研成果总是可以找个地方“发表”滴,包括可以绕开某些人很不喜欢的”同行评议“环节。
08-03 10:31
hidden
曾杰 赞 +1
回复@刘立:时代不同了,不是那个只有印刷技术的时代。
而且,当今是软件引擎的检索工具查文献,不是按纸质期刊一本一本读文献的。
参见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5134-1219875.html - 的评论67
- 本来可以很简单,根源在急功近利。
08-03 11:26
hidden
曾杰 赞 +1
回复@刘立:当今的问题在 - 参见,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241668.html - 评论5 - 摘录了也未必列出文献或来源,
以及 - 诚信问题,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239012.html
08-03 11:48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