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详情页
hidden
都世民 赞 +1
楼主的文章说着发明的优先权,文中所说的确实存在,然而一篇论文的发现包含很多方面,有理论,实验结果,新的思路,这种重复的可能性大,但是作为一个开创性的研究,特别是对传统观念的否定,往往重复的可能性不大,而且不容易被人接受,因此在学术会议上讨论,吸引更多的人,是有益无害,也不怕别人知道,因为要论证这个结果和思想,是相当困难的,是要在争议中不断完善,研究的目的是要为社会做贡献,这是科学家的根本意识,个人的名利还是第2位。
2020-07-17 09:25
全部回复4 条回复
hidden
李侠 赞 +1
理想模式是存在的,但是越来越少了
07-18 13:49
hidden
曾杰 赞 +1
确实如此,如果是同时,非常可能是存在一个共同的中间环节 - 1)历史缺环(通信) - 比如,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距离平方反比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156665.html评论,2)学术谱系(交流)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395-1200514.html评论,等。
07-18 14:59
hidden
曾杰 赞 +1
远的不说,以本世纪之交最近的为例:
2009年在一次国际会议:1)看到第11届分子系统生物学会议,按理只能是到了第10届系统生物学会议,2)查阅第1届系统生物学会议,北野宏明讲到提出系统生物学的词汇,3)华人记者在Nature报道美国胡德院士及胡德院士在某中学科学讲演的资料,都讲到胡德提出系统生物学的词汇及可能最早其code of code书籍里,等。
显然1)2)3)存在不一致的矛盾,于是,就开始进行文献资料(包括Google和生物医学的检索数据库等)的考证,结果却是:
a)code of code是2000年版,里面没有这个系统生物学词汇,也不是这个概念,而是碱基测序;
b)第11届分子系统生物学会议是把1989年的生物化学计算机建模视为第一届会议了;
c)北野宏明的系统生物学是1999年之后的计算系统生物学概念,胡德的系统生物学概念也是1999年之后的组学生物技术概念;
d)1996年和1999年中国Bj.Zeng在国际会议和国际通讯大量的通讯和1992年到1994年发表的系列文,这个才是系统生物学和合成生物学国际学术共同体接受的概念;
e)在1993年、1968年仅仅2次国际上出现过系统生物学的术语,而且,都是理论生物学的概念,在1910年、1974年和1980年国际上仅仅3次出现过合成生物学的术语,而且是物理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概念;
f)而在1992-1999年Bj.Zeng的资料里及网站上,都列出了有关1910年合成生物学和1968年系统生物学词汇的文献,并转换为生物系统的科学与工程转化模式。
总之,以具体的科技历史资料分析,可以明晰看出学术交流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机制。
07-18 15:19
hidden
都世民 赞 +1
回复@曾杰:您总结的条目,有关学术会议的情况,很多人也可能都碰见过,认为学术会议价值存在疑问,这不能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学术会议是有好处的。
07-19 12:09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