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详情页
hidden
杨正瓴 赞 +1
2100年之前,就有“机器人”了:
   
2018年6月29日上午,清华大学研究院院长张钹院士为 CCF-GAIR 2018 主会场「AI 前沿技术」做了题为「走向真正的人工智能」(Towards A Real Artifitial Intelligence)的大会报告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04667011248503461&wfr=spider&for=pc
   
周穆王西巡狩,路遇匠人名偃师。翌日偃师谒见王,偕来一个假人。「趋步俯仰,信人也」。「领其颅,则歌合律;捧其手,则舞应节。千变万化,惟意所适。王以为实人也,与盛姫内御并观之,技将终,倡者瞬其目而招王之左右侍妾。王大怒,要杀这个偃师。偃师大慑,立剖其倡者以示王,皆傅会革、木、胶、漆、白 、黑、丹、青之所为。穆王始悦,诏贰车载之以归。
   
这是 3000 年前我们古人对机器人的想象,看看现在的人工智能做得怎么样呢?索菲亚是我们现在达到的水平,可是她不会唱歌、不会跳舞,只会说英文,周王也听不懂,肯定没有印象。现在我们假设索菲亚「瞬其目而招王之左右侍妾」,向周王的姨太太们送去秋波,王会如何呢?我认为没反应,因为索菲亚是女的,他用不着吃醋。
   
但是我们假设索菲亚「瞬其目而招王」,向大王送去秋波,王会大悦,立即神魂颠倒,坠入爱河?我认为不会,因为索菲亚根本不像人,它最近才刚刚安上手脚,走路都不利索,怎么行呢?所以我的结论是,「索菲亚通不过穆王的测试,当然它更通不过图灵测试」。
2020-01-14 17:16
全部回复7 条回复
hidden
王宏琳 赞 +1
感谢杨老师的评论和提供的很好的信息。我刚刚读了连接提供的雷锋网上张钹院士的报告,很是收益。
01-14 18:44
hidden
杨正瓴 赞 +1
回复@王宏琳:  
01-14 18:48
hidden
曾杰 赞 1 +1
回复@王宏琳:仅仅这样的文字描述是不够的,可能只是文学,作为工程技术需要有图纸和文物的考证。
01-16 08:41
hidden
曾杰 赞 +1
回复@杨正瓴:仅仅这样的文字描述是不够的,可能只是文学,作为工程技术需要有图纸和文物的考证。
01-16 08:46
hidden
曾杰 赞 +1
回复@王宏琳:孔明的木牛流马,苏颂的水运仪象台,也许可算是自动机(robot),孔明灯、墨子风筝和鞭炮的火箭等可以视为是飞行器的鼻祖或先驱。
01-16 09:06
hidden
曾杰 赞 +1
回复@杨正瓴:孔明的木牛流马,苏颂的水运仪象台,也许可算是自动机(robot),孔明灯、墨子风筝和鞭炮的火箭等可以视为是飞行器的鼻祖或先驱。
01-16 09:06
hidden
杨正瓴 赞 +1
回复@曾杰:  
01-16 12:57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