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详情页
hidden
曾杰 赞 +1
参见 - 莱布尼兹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5489-1213355.html
上世纪七十年代是现代科学与后现代科学的划界,后现代科学已经不同于之前的近代科学和现代科学了。
2020-01-09 08:22
全部回复10 条回复
hidden
曾杰 赞 +1
包括,形成了:
- 大科学(粒子加速器、太空望远镜、大数据分析、计算机模拟等),
- 工业化科学(晶体结构解析、基因组测序、大规模药物筛选等),
不同于20世纪初和16世纪到19世纪之前的小科学时代了。
注:
19世纪中叶之后,才有大学的实验室(剑桥卡尔迪许)和科学教育(哥廷根和剑桥),
以及研究型(洪堡大学)教育与杜威(1859-1952年)实用主义教育(美国常春藤)等。
01-09 08:31
hidden
曾杰 赞 +1
回复@曾杰:当今科学进入微观和宇观 - 两极相通,更加依赖于高尖端仪器设备,比如,冷冻电镜、火星探测器等。
另,
能量概念的MC2平方,源自莱布尼兹。
据科学哲学家波普尔的考证,法拉第的力场概念也来源于莱布尼兹。
01-09 08:38
hidden
杨正瓴 赞 +1
“后现代科学”,
不具有“客观性”吗?是一种阿Q式的“主观享受”?
01-09 15:47
hidden
曾杰 赞 +1
回复@杨正瓴:当然必须客观,但有一些理论或说假说尚有待验证。
01-09 16:04
hidden
曾杰 赞 +1
回复@曾杰:即,所谓的前瞻性风险嘛!一直都是在讨论这一点哦!
01-09 16:06
hidden
曾杰 赞 +1
回复@杨正瓴:已经得到验证的,这几年也就已经获得了诺奖 - 已经颁发到了上世纪七十到九十年代的original发现和发明。
01-09 17:00
hidden
杨正瓴 赞 +1
回复@曾杰:化学、医学较多吧?
01-09 18:02
hidden
曾杰 赞 +1
回复@杨正瓴:2016年拓扑物理学和今年的宇宙物理学,应该属于这个时期的,化学和医学的2013年计算化学,2012年ips和2018年免疫抑制机制,也许能算得上;
但是,总体上都不多。这就是一个时间考验的问题,也就是前瞻性或orignal难的原因。
01-09 18:25
hidden
杨正瓴 赞 +1
回复@曾杰:诺贝尔科学奖的水平,差别很大。
  
(1)诺贝尔科学奖年年都发,作为评价指标的意思不大。
  
(2)重要的的实验、理论等,写进教材的成果,更客观些。
01-09 19:45
hidden
曾杰 赞 +1
回复@杨正瓴:参见 - 李淼“科学家的分类”和蓝田“中国科学、院士”等文章有关科学家的层次:
诺奖一般是属于中间或说中坚层次,
在之前的是概念和理论等层次,在之后的是工程与医疗等应用。
01-09 19:55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