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详情页
hidden
杨正瓴 赞 +1
华春雷,2019-02-14,《自然》发文揭开"大科学"背后的沉重真相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910327-1162214.html
   
    论文分析了60年来的(1954年-2014年)的6500多万篇的论文/专利/软件等,提出了一个重大的研究结论: 大型科研团队更多地在比较成熟的前沿领域做后续的成长性的工作, 而独立科学家或小型团队则往往更专注于还不成熟的前沿领域和真正的巅覆性创新. 他们的统计发现, 团队规模与影响力呈正相关性,但与颠覆性创新呈反相关性.
   
    但是令人深思的事实是, 那些科学领域中的不知名的独立学者或小团队, 却在科学和技术的最前沿的天际线上在拓荒和耕作. 他们在选择研究课题上, 往往更重视真正的难题和最尖端性问题, 因此, 他们才真正承担了科学前沿区的最大的风险性, 正是他们的努力和工作, 才k维持了科学的后驱力, 维持了科学的生命力. 但是, 他们却往往得不到舆论的关注, 没有记者的注意, 无法被聚光灯照射, 在资金上也往往更困难. 这就是该论文所揭示的当今科学界原始森林中的沉重的生态真相.
  

2019-02-14,今日Nature妙文:大组守旧,小组创新,基金项目难以颠覆!
http://mini.eastday.com/a/190214075334335-3.html
  
    有了颠覆指数这么一个工具,作者系统分析了1954到2014之间60年SCI数据库收录的2千400多万篇论文,发现研究团队人数与影响力(引用数)呈正关联,而与颠覆性呈反关联,如下图所示。也就是说团队人数越多,颠覆创新性越差;单打独斗的作者,颠覆创新性最强!
   
    造成大小团队颠覆创新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在一定程度上,作者认为这是因为大团队需要更多的经费和资源运营,因此面临的产出压力更大,失败的成本越高,因此大团队很自然地更注重在前人基础上有把握的课题和方向,而避免高风险高回报的研究。而小团队在这一方面的抗风险能力更强。为印证这一观点,作者分析了2004到2014十年间的研究论文,发现当小团队在获得主要政府机构基金资助的时候,其产出的颠覆性与大团队无异!无论团队大小,当其研究获得资助时,产出的论文颠覆性都在垫底的三分之一!
2019-04-16 21:47
全部回复2 条回复
hidden
杨正瓴 赞 +1
Large teams develop and small teams disrup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作者: Wu, Lingfei; Wang, Dashun; Evans, James A.
NATURE  卷: 566   期: 7744   页: 378-+   出版年: FEB 21 2019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9-0941-9
04-16 21:47
hidden
刘进平 赞 +1
  
04-16 21:47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