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详情页
hidden
谢力 赞 +1
有没有莱布尼茨自己说:受到易经的启发,完成了二进制,或者他的“论二进制算术”的论文有没有提到易经,或者是后人的猜测和易经的关系。学术界对此有没有争论,或者是中国人的一厢情愿?
2019-04-08 15:05
全部回复8 条回复
hidden
刘钢 赞 +1
20多年的公案,中国人就是说他收到易经的启发。但我认为这不重要。毕竟二进制是莱布尼茨发明的。再者,卦画和0与1不是一回事。所以我这方面说收到易图的启发,就是为了搪塞一些人的口实。我不在乎,因为二进制与现在的计算机无关。我在乎的是他用0和1表示阴阳爻。这是中国人没有过的。日本人五来欣造发现莱布尼茨见过易图,并见到上面有莱布尼茨做的记号。五来欣造就写了一本书。把莱布尼茨关于易经的事情披露出来。可是五来的这本书在日本不受重视。中国有位名刘白闵的,认为五来的这部分涉及到易经的部分很重要,就将其译成中文发表了。但那有什么用呢?五来的书是上个世纪30年代的事情了。那时我们连阿拉伯数字还没完全普及开来呢。主流学界比较极端,认为莱布尼茨没见过易图,自己单独发明了二进制算术。可还有非主流的观点认为莱布尼茨见过易图。那我就都没有采取他们的观点,同时谁也不得罪。我认为莱布尼茨最大贡献是他对易图的“误读”,让我们知道,阴阳爻可以用0和1来表示。就像后来香农发现电路中的开、关可用1和0表示一样。
04-08 15:26
hidden
刘钢 赞 +1
回复@刘钢:莱布尼茨的那篇文章的名称很长,二进制算术的解说——它只用0与1并论述其用途以及伏羲氏所使用的古代中国数字的意义。看他文章的副标题,或许能品出些味道来。当年他曾写了一篇“数的新科学”,就是篇二进制算术的文章,拿到法兰西科学院院刊发表,但却被拒。后来就没下文了。白晋给他了邵雍的先天图后,他发现先天图与他的二进制算术有一致性,就又把那篇文章改了一下,加了一个长长的副标题,拿去发表。莱布尼茨就是靠这篇文章当上法兰西科学院院士的。
04-08 15:58
hidden
刘钢 赞 +1
莱布尼茨的那篇文章的名称很长,二进制算术的解说——它只用0与1并论述其用途以及伏羲氏所使用的古代中国数字的意义。看他文章的副标题,或许能品出些味道来。当年他曾写了一篇“数的新科学”,就是篇二进制算术的文章,拿到法兰西科学院院刊发表,但却被拒。后来就没下文了。白晋给他了邵雍的先天图后,他发现先天图与他的二进制算术有一致性,就又把那篇文章改了一下,加了一个长长的副标题,拿去发表。莱布尼茨就是靠这篇文章当上法兰西科学院院士的。
04-08 15:59
hidden
刘钢 赞 +1
我这里打不开中文的维基,大致什么意思吧。
04-08 16:46
hidden
谢力 赞 +1
回复@刘钢:和刘老师说法一致
----------------------
《论只使用符号0和1的二进制算术,兼论其用途及它赋予伏羲所使用的古老图形的意义》(Explication de l'arithmétique binaire, qui se sert des seuls caractères 0 et 1 avec des remarques sur son utilité et sur ce qu'elle donne le sens des anciennes figures chinoises de Fohy)是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年7月1日-1716年11月14日)的一篇关于二进制与中国伏羲八卦图的论文。原文完成于1703年,最初发表于1705年在巴黎出版的《1703年皇家科学院年鉴》(Histoire de l’Academie Royale des Sciences , Année 1703 , Paris ,1705 , pp :85--89)[1]。

本篇论文包含了莱布尼茨关于二进制算法的表达方式、规律特点、优势与用途的论述以及他对于中国伏羲文化的思考。

发表背景
《论只使用符号0和1的二进制算术,兼论其用途及它赋予伏羲所使用的古老图形的意义》是莱布尼茨于1701年提交的第一篇未发表的正式论文:论述二进制算法的《数字新科学论》(Essay d′unne nouvelle Science des Nombres)[2]的增补与修改。

1701年, 莱布尼茨提交了《数字新科学论》,但被巴黎皇家科学院秘书长冯特奈尔(Bernard Le Bovier de Fontenelle)以“看不出二进制有何用处”为由拒绝[3]。

1701年2月25日,莱布尼茨写信给居住在北京的法国耶稣会神父白晋(Joachim Bouvet)并介绍了论文的主要内容[4]。白晋于11 月4 日回信,并指出了莱布尼茨二进制与《易经》八卦图符号的相似之处。1703年5月18日, 莱布尼茨复函白晋, 称终于找到了二进制的“极大用途”(Les grandes utilités)[5]。

本篇论文在第一篇的基础上强调了二进制的用途,并增补了关于“伏羲八卦”的内容。论文于1705年在《1703年皇家科学院年鉴》[6...
04-08 17:05
hidden
刘钢 赞 +1
就是这么点儿事儿,愣是争论了20多年。我觉得挺没劲。所以我也懒得理他们。
04-08 17:10
hidden
谢力 赞 +1
回复@刘钢:将康熙和俄沙皇对比,很无语
------------------------------------
白晋(法语:Joachim Bouvet,1656年-1730年) ,一作白进,字明远,原名若阿基姆·布韦,耶稣会法国传教士。

白晋出生于法国利曼,1678年加入耶稣会,1684年受法王路易十四选派出使中国传教,出发前被授予“国王数学家”称号,入法国科学院为院士。同行者有:洪若翰、刘应、塔夏尔、李明和张诚。

1685年3月3日,使团自布雷斯特起航,途经暹罗时,塔夏尔被暹罗国王留用。其余五人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抵达浙江宁波。因海禁未开,洋人不能深入内地,清政府令其回国。但经南怀仁说明他们为法王所遣,精于天文历法。次年入北京,白晋与张诚为康熙留用,随侍宫中,其他三人回浙江。白晋为康熙讲授欧几里得几何[1]。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康熙派遣白晋为使出使法国。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白晋、雷孝思等传教士,奉帝命测绘中国地图;白晋才出京门,因座马受惊,跌落马下,腰痛不能继续前行,留陕西神木县养病,后返北京休养,集各传教士所绘分图,汇成全中国总图。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赐名为《皇舆全览图》[2]。
04-08 17:17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