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详情页
赵建民
赞
+1

做出诺贝尔奖级别的发现难,但是把诺贝尔奖的发现转化为可以造福全人类的工程应用更难。有些诺贝尔奖的发现可以迅速转化为改变社会的工程应用,比如放射性、核裂变,比如激光和集成电路,但是更多的诺贝尔奖成果长期停留在实验室甚至抽象理论方面。现实的工业体系仍然是基于牛顿力学、热力学和麦克斯威的电磁学,既用不上相对论,也不大用量子力学。
做出诺贝尔奖级别的突破可能不需要大兵团作战,但是把诺贝尔奖的发现离不开大兵团作战,举国体制。发现原子核裂变实际比研究原子弹原理更简单。制造原子弹则比设计原子弹困难得多。
在高温超导领域,中国虽然错失诺贝尔奖,但是在中国科学家找到高温超导材料很多具有更好的材料力学性质,在超导材料应用领域中国做出了很多原创性的突破,比如研究可控核聚变的全超导材料的EAST,在4G5G通讯基站中也开始应用超导材料滤波器。当然超导材料在中国的工程应用,也离不开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的制冷和热能工程技术。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赵建民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95119-1140610.html
2018-10-13 13:07
做出诺贝尔奖级别的突破可能不需要大兵团作战,但是把诺贝尔奖的发现离不开大兵团作战,举国体制。发现原子核裂变实际比研究原子弹原理更简单。制造原子弹则比设计原子弹困难得多。
在高温超导领域,中国虽然错失诺贝尔奖,但是在中国科学家找到高温超导材料很多具有更好的材料力学性质,在超导材料应用领域中国做出了很多原创性的突破,比如研究可控核聚变的全超导材料的EAST,在4G5G通讯基站中也开始应用超导材料滤波器。当然超导材料在中国的工程应用,也离不开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的制冷和热能工程技术。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赵建民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95119-1140610.html
全部回复1 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