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详情页
李坤
赞
+1

围观的时候查了些资料,感觉蛮有意思的。
膨大剂它指的是氯吡脲,主要作用是增大果实。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0%AF%E5%90%A1%E8%84%B2
它会降低水果的口感,影响水果的储存性能。
使用膨大剂较为普遍的水果包括西瓜、猕猴桃和葡萄。
西瓜生长过程中使用过量会炸瓜。
猕猴桃使用后副作用较大,陕西省猕猴桃产业将禁用膨大剂。http://www.cnr.cn/sxpd/shgl/20180525/t20180525_524246763.shtml
一般而言,长得块头大,但是没什么味的水果,基本和膨大剂有关系。
个人感觉,首次应用的话,没有传说的那么神奇;如果它在增大果实的同时保持了水果味和其他性能,那确实是了不起的应用。

2018-07-23 13:57
膨大剂它指的是氯吡脲,主要作用是增大果实。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0%AF%E5%90%A1%E8%84%B2
它会降低水果的口感,影响水果的储存性能。
使用膨大剂较为普遍的水果包括西瓜、猕猴桃和葡萄。
西瓜生长过程中使用过量会炸瓜。
猕猴桃使用后副作用较大,陕西省猕猴桃产业将禁用膨大剂。http://www.cnr.cn/sxpd/shgl/20180525/t20180525_524246763.shtml
一般而言,长得块头大,但是没什么味的水果,基本和膨大剂有关系。
个人感觉,首次应用的话,没有传说的那么神奇;如果它在增大果实的同时保持了水果味和其他性能,那确实是了不起的应用。

全部回复1 条回复
王大元
赞
+1

细胞动素有好几种, 你说的氯吡脲是其中的一种,是日本在1980年合成, 1987年进入我国。
我的细胞动素叫6-苄基腺嘌呤,是另外一种, 我发现它的细胞膨大作用是1975年(发表于中国的植物学杂志),比日本的氯吡脲早了5年。 1980年我在美国的HotScience 上从新发表, 也比日本的早(那时日本还没有发现保果作用。 你可以去查看我的博文:读本网头条消息“植物激素作用”重大研究计划项目指南发布“有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42008-790306.html, 似乎图片打不开, 我在我的博文中(给虚心求教的蒲亨建一个答复 )给你展示者2篇论文的首页截图
我的细胞动素叫6-苄基腺嘌呤,是另外一种, 我发现它的细胞膨大作用是1975年(发表于中国的植物学杂志),比日本的氯吡脲早了5年。 1980年我在美国的HotScience 上从新发表, 也比日本的早(那时日本还没有发现保果作用。 你可以去查看我的博文:读本网头条消息“植物激素作用”重大研究计划项目指南发布“有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42008-790306.html, 似乎图片打不开, 我在我的博文中(给虚心求教的蒲亨建一个答复 )给你展示者2篇论文的首页截图
07-23 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