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详情页
hidden
dialectic 赞 +1
看了教授您的建议方案,用放弃的风、太阳能及富余核能来引水治理生态劣化,很好的思路。大手笔
但是经济成本收益可能是制约方案实施的重要原因,这个因素必须重视,否则可能不好持续!
2017-07-27 00:00
全部回复1 条回复
hidden
霍有光 赞 +1
学术争鸣有助于科学进步!
调查与思考:
【1】罗布泊(镇)地区的风电光电资源与陆海统筹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3560&do=blog&id=881239
http://blog.gmw.cn/blog-5777-735436.html
  罗布泊(镇)地区有效风可利用时间4500~6000小时/年,可装机容量4700万千瓦(有效风功密度200~350千瓦时/平方米,年平均风速6米/秒,可利用时间4500~6000小时/年)。
  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年日照时数2750-3078小时,年总辐射量5340-6060兆焦耳/平方米,是全国太阳辐射最多的地区之一,仅次于青藏高原。
  海水西调:①可破解“弃风弃光”困局,促进新能源产业稳定发展。将国家对风电光电的补贴,更名为“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基金”,用来收购风电光电,调渤海水以提高沙区、草原植被覆盖率。②是变相的抽水蓄能。黄旗海、岱海可作为理想的选址。③可增湿增绿,治沙治霾。
  利用太阳能、风能调渤海水入黄旗海、岱海乃至罗布泊(封闭的隔水盆地或盐湖),能够建设抽蓄能电站,可解决既要大量获取可再生能源又要克服其不稳定性问题,可谓一石数鸟。
  
  恢复罗布泊水面后,利用太阳能蒸发的大量淡水资源在当地就可能直接形成降雨。据2010年11月8日《新疆晨报》第7版刊登《褐色盐壳地雨后变“雪原”》一文,披露了一则新疆“盐湖(或人造海)增雨作用”之实例。报道中说:“(罗布泊科考队队长)夏训诚则认为,罗布泊地区非常干旱,极少下雨。而前段时间连下两场雨,可能与罗布泊钾盐基地近年来开出的180多km2的盐池水面有关。‘这么大的水面可能改变了这个区域的小气候,在局地增加了降水。’”
科学网:《罗布泊的锂镁资源与恢复罗布泊生态环境建设工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3560-906933.html
07-27 16:07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