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详情页
hidden
王毅翔 赞 +1
然而 Charles Murray 观察到一个现象是,财富与提高科学和艺术的成就并没有必然关系[2]。举个例子,在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后,从拉丁美洲带给西班牙巨大财富导致了西班牙与其他欧洲国家相比在科学上和艺术上长期没有重要建树,这一现象一直延续到今天[2 ]。

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中国一直在打造“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然而与大规模资金投入和发表文章相比,实际成就却不令人满意[4-8]。这在一定程度上与 AME Survey 002 结果一致。如果我们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董洁林等在“从统计视角探讨中国历史上的科技发展特点”一文 [9] 中总结道: 1)中国累计的科学成果占世界总量的不到1%; 2)欧洲地区自公元前 500 年就在多方面科学活动中十分表现十分活跃,其科技成果一直比中国表现突出。Charles Murray 在他的著作 HumanAccomplishment: The Pursuit of Excellence in the Arts and Sciences, 800 B.C. to1950 [2]中也表明了类似观点。由于中国在近 2800 年来,从来就不是科学技术的主要贡献国家,我们可以假设在短短一、二十年内,中国很难将一部分高校打造为国际一流。说句公道话,中国的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科学家并不是导致目前这种现状的唯一责任人。应该给予中国的科学家更多的时间来产出更多有意义的研究结果。然而自然规律有其法则,我们人类可能还没能完全理解。命中注定大多数人最后都是普通人,出类拔萃的人必然很少[10]。这种说法也适用于大学,世界上大多数大学也终归是普通大学。
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649160-1001581.html
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649160-968790.html
2017-02-11 12:32
全部回复1 条回复
hidden
李世春 赞 +1
  
02-12 02:59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