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详情页
hidden
匿名
1970-01-01 08:00
删除
全部回复2 条回复
hidden
蒋大和 赞 +1
1. 我查到的文献说明,“人均排放”早已是一个气候变化学界接受的指标。除此之外,还能找到近期国际学者发布的人均碳排放逐年变化曲线。上面中国大陆的曲线在迅速升起,已经超过了世界平均值。我想作为专业人士,你应当知道。所以这第一点,你不要一错再错。不可能“荒唐”!
2. 中国在去年的巴黎会议上,已经进一步承诺碳减排,你应当也清楚。这是把中国的人均碳排放已经高于发展中国家,中国目前的经济水平、能力等因素都考虑在内的行动。你不了解吗?
3. 反之,在责任方面,你怎样评价美国的行为?不参加京都协议,到去年才参与巴黎协议。特朗普上台,会不会翻脸不认人?
4. 请看看今天文克玲博主的博文“散煤燃烧取暖确实是北方地区冬季雾霾严重的重要原因”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83426-1028283.html。别忘了中国其实还是发展中国家,还很落后。
5. 中国的大气污染首先是二氧化硫和烟尘,然后是氮氧化物和臭氧。这些治住了,雾霾也就治住了。因为雾霾中的PM2.5的主要成分是“二次细颗粒物”,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低分子碳氢转化成的硫酸盐、硝酸盐和可溶性有机碳!
6. 伦敦烟雾主要是数不清的大小烟囱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硫和黑烟尘,直接急性杀人。当时并没有研究PM2.5和能见度的关系或慢性致癌。
7. 洛杉矶烟雾时,“三相催化转换器”尚未发明。所有汽车柴油车都在胡乱排放。所以不仅臭氧,而且氮氧化物、多环芳烃、过氧化乙醛硝酸酯、烃、二氧化硫(柴油车)一起排放,所以造成严重污染。
所以中国雾霾和伦敦烟雾和洛杉矶烟雾都不同!
01-18 20:17
hidden
蒋大和 赞 +1
丁院士讲话里强调的是“责任”,应当考虑人均和累积,这是原则。
同时当然要考虑中国排放的总量世界第一,也要考虑人均排放量在迅速提升,已经超过了世界平均值。以及中国目前的国力、技术,以及碳减排对改善空气质量的协同作用。
但为了减缓气候变化从事碳减排,和为了改善空气质量进行空气污染治理比较,还不能看成是一回事。后者需要强调的更多更实际的是脱硫脱硝和汽车尾气治理等工作。
01-18 20:24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