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详情页
hidden
王毅翔 赞 +1
李约C 的观点大部分西方学者不同意。有人认为他用 显微镜找中国的 成就,而只用肉眼看西方成就。
董洁林等在“从统计视角探讨中国历史上的科技发展特点”一文[109]中总结道: 1)中国历史累计技术创新项目约占世界总量的5.8%,相比北美和欧洲差距甚远,也逊于中东的一些国家;  2)中国历史科学活动和成就少于人类总累计数的1%;  3)中国历史上的技术创新,时间上从春秋战国到宋朝期间较活跃,宋朝之后(1300AD至今),技术创新几乎完全停滞;  4)欧洲地区自公元前500年开始,科技活动就较活跃,科技成果一直超越中国。CharlesMurray的书‘Human Accomplishment: The Pursuit ofExcellence in the Arts and Sciences, 800 B.C. to 1950’ [2] 也明确表述了类似的结论。他指出,“人类发展至今天这样,多归功于欧亚大陆西北部的一小部分人在数个世纪所内创造的辉煌”[2,第264页]。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649160-949631.html
2016-09-20 13:49
全部回复1 条回复
hidden
史晓雷 赞 +1
李约瑟的工作有争议,这没问题。但说大部分西方学者不同意,未免太主观了。单说一点,试问大部分西方学者不同意,1968年萨顿奖章能颁给他?这怎么解释呢?
09-20 14:01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