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详情页
hidden
wangbin6087 赞 +1
先生说得极是。阴符经开宗明义就是“天有五贼,得之者昌”。我的思考路线都是由阴阳中理解河图,从河图中理解五行,从河图的展开中理解八卦,理解数的生成和变易。河图所示的其实就是宇宙的逻辑结构。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会知识,只能心领神会,却难于用语言表达。故实得者寡,于是孔子将其感悟以“礼”的形式以此将大自然无形的规范性质朔造成有形易懂的儒家训条,以期规范人类的思想和行为。易历三圣,夫子为其一,可见孔子对易的理解是很深刻的,并且意识到要让“易”发扬光大而对人类存在产生普遍的意义,必须用形而下的方式来传播。
    先生说得对。经过昨晚的思考,我写得东西还不是简单的表达能力退化,而是我过去所受到的写作训练完全是行政公文式的,与学界的模式相去甚远,所以经常会有辞不达意之感。这的确是我所欠缺的。我在文章中对“包含”对应矛盾律、反对称性,是不同层次结构之间的关系;以“等价”对应同一律、对称性,是同一层次之间的关系,并为此做了定义。现在人们普遍地“反对称性”等价于“非对称性”,这是一种混淆,因为“反对称性”其实是“对称性”变易的另一种表达形式,非常有意义。比如普朗克定律Eλ=hC中,能量E与波长λ之间的关系就是真空与光量子之间的反对称关系,真空是背景,光量子是现象;德布罗意物质波公式Pλ=h中,电子的动量P与物质波长λ是反对称的,动量P是粒子的性质,物质波长λ是背景的性质,与光量子是同一层次的现象。即真空、光量子、电子分别处于不同的物质层次上。以此说明物理学波粒二象性的困惑其实是背景与现象之间具有一体性的关系,且不可分离。因为以大自然背景与现象之层次间生成式演化关系,是可以准确地推论和回答物理学疑难和生命体的意识疑难;而还原论范式针对宇宙的内在的层次结构进行反推,就会产生悖论或佯谬。以先生对专业词汇的把握,不同层次间的矛盾关系和相同层次的同一关系,不用“包含”、“等价”是否有更好的词汇来表达呢?
2016-04-16 11:58
全部回复1 条回复
hidden
应行仁 赞 +1
将同层次视为同一,不同层次视为相异,用“层次”或“类别”区分就行了。
你这里“包含”,“等价”,“对称”,“反对称”,“矛盾”,“悖论”等术语都存在着与通常人们理解不同的自己想象。交流必须在同一理解的基础上方为可行。若有时间可读一下,科普博文“沟通不一定都会理解——Interactive Epistemology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26653-639634.html
科学的基础是“还原论”,唯有不断地将概念的外延缩小,才能将不适用的误差排除在逻辑推理之外。这种学问最利于交流传播。当然这样做就有了局限性和料想不及之处的矛盾,随着科学高速发展,这个困境将在现代不断呈现。
中国传统学问,基本是在方法论上的感悟,扩充一般原理中概念的外延,模糊联想的边界。讲究的是触类旁通,一法通则万法通,能者无所不能。但因为各人对概念的理解不同,这个感悟难以用语言传达,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想用心于传统学问,不必急于交流勉强表达,而重在内省格致,“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王守仁创“阳明学”也要在贵州龙场潜心磨砺几年方能融会贯通。
04-17 01:53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