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详情页
liyouxi
赞
+1

辣评摘抄(非原创): <施一公:生命科学认知的极限【。。。略去几百字】>
评论:Matthew Fisher是一个理论物理学家,主要是研究量子凝聚态物质理论,以前从来不研究生物学问题,在2015年他心血来潮玩票发了一篇论文《量子认知》(Quantum Cognition: The possibility of processing with nuclear spins in the brains, M.P.A. Fisher, Annals of Physics 362, p. 593-602 (2015)),是他唯一一篇与生物有关的论文(他发表的全部论文记录在此: http://www.kitp.ucsb.edu/mpaf/publications ),就被施大师当成了宝贝,拿来大谈特谈。实际上这篇论文的观点就是施大师该演讲的主要内容。为了增加其信誉,施大师楞是给一个理论物理学家加上“实验物理学家”的头衔,而且胡说“他正在进行实验验证”。实际上Fisher在那篇论文中只是提出了一个假说,以及简单地提出了验证或否证该假说的一些可能实验,可没有说他自己要去做实验验证,更没有说他正在进行实验实验。施一公如果不是没有仔细看过该论文,就是看了仍然要夸大其词误导听众。
评论:关于磷酸钙的说法,施大师是从Fisher论文搬来的,但Fisher论文只是从理论上做了估算,而施大师却把它当成了事实。施大师的创新是说“量子纠缠也是一个可以进化的现象”,这就莫名其妙了。一个东西要能够进化,至少要有自我复制(遗传)和变异两重性,请问量子纠缠要怎么自我复制和变异?评论:因为一个理论物理学家玩票写了一篇论文,提出了一个用量子纠缠解释大脑认知的假说,就被施大师当成了真理,就认为是一个“已经证明了”的事实,然后就觉得可以解释人类的认知,甚至连“第六感官”都成了实际存在的现象而且可以解释,然后我们就成了“一个处于复杂的量子纠缠的体系”,还“就这么简单”呢。
评论:原滋原味解读Fisher的文章是可以得,但是如果“添油加醋”改造论据就不应该了,施一公名气那么大,麻痹自己可以,但是对公众进行误导就不应该了。
2016-01-23 19:45
评论:Matthew Fisher是一个理论物理学家,主要是研究量子凝聚态物质理论,以前从来不研究生物学问题,在2015年他心血来潮玩票发了一篇论文《量子认知》(Quantum Cognition: The possibility of processing with nuclear spins in the brains, M.P.A. Fisher, Annals of Physics 362, p. 593-602 (2015)),是他唯一一篇与生物有关的论文(他发表的全部论文记录在此: http://www.kitp.ucsb.edu/mpaf/publications ),就被施大师当成了宝贝,拿来大谈特谈。实际上这篇论文的观点就是施大师该演讲的主要内容。为了增加其信誉,施大师楞是给一个理论物理学家加上“实验物理学家”的头衔,而且胡说“他正在进行实验验证”。实际上Fisher在那篇论文中只是提出了一个假说,以及简单地提出了验证或否证该假说的一些可能实验,可没有说他自己要去做实验验证,更没有说他正在进行实验实验。施一公如果不是没有仔细看过该论文,就是看了仍然要夸大其词误导听众。
评论:关于磷酸钙的说法,施大师是从Fisher论文搬来的,但Fisher论文只是从理论上做了估算,而施大师却把它当成了事实。施大师的创新是说“量子纠缠也是一个可以进化的现象”,这就莫名其妙了。一个东西要能够进化,至少要有自我复制(遗传)和变异两重性,请问量子纠缠要怎么自我复制和变异?评论:因为一个理论物理学家玩票写了一篇论文,提出了一个用量子纠缠解释大脑认知的假说,就被施大师当成了真理,就认为是一个“已经证明了”的事实,然后就觉得可以解释人类的认知,甚至连“第六感官”都成了实际存在的现象而且可以解释,然后我们就成了“一个处于复杂的量子纠缠的体系”,还“就这么简单”呢。
评论:原滋原味解读Fisher的文章是可以得,但是如果“添油加醋”改造论据就不应该了,施一公名气那么大,麻痹自己可以,但是对公众进行误导就不应该了。
全部回复0 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