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详情页
hidden
檀成龙 赞 +1
博文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458267-883018.html  和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458267-885965.html 的附图都说明,我国湿润半湿润地区水汽更新的频率相差不大,所以,中国陆地水汽更新频率的分布图、水汽循环周期的分布图在我国东中部地区的等值线都很稀很稀,几乎没有变化趋势。
西北干旱少雨的根本原因就是空中水汽含量少、地面水汽压低、相对湿度小,只要空中水汽含量增多、地面水汽压变大、相对湿度增加,当地的降水量一定会增加。降水量增加以后,地面有水可供蒸发,当地的空中水汽含量、地面水汽压和相对湿度都会增加,所以,空中水汽与降水量之间是“鸡与蛋”的关系,有了鸡不怕它不生蛋。
2015-10-12 12:54
全部回复1 条回复
hidden
张学文 赞 +1
你这样分析显然与水分循环周期图给我们的知识不一致。
西北盆地的降水量少,不是主要不是因为那里的水分少而是水分循环周期太长。突出的例子是吐鲁番,它的水汽压力比周围大,但是降水反而少。吐鲁番/柴达木/塔里木三个盆地中的水汽压力都比山区大,但是哪里的水分循环太慢。
10-12 13:20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