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详情页
hidden
孙启高 赞 +1
曹聪:即使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又能说明什么?

博主回复(2011-9-16 01:47):如果屠呦呦教授获得了诺奖,这个奖一定会与国家挂钩,

-----------
博主回复(2011-9-16 01:55):如果屠呦呦获奖,当然是值得庆贺的事,就像我们要庆贺钱学森的一个与中国没有任何关系的远房亲戚获奖一样。
------------------
即使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又能说明什么?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5671-486358.html
2011-9-14 19:19
9月12日,2011年度拉斯克奖揭晓,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临床医学奖。据说1997年以来拉斯克奖得主中有一半获得了诺贝尔奖,于是,国人对本土科学家的第一个诺贝尔奖充满了期盼。

青蒿素的发现固然是“诺贝尔奖级别”的成就,但是,“诺贝尔奖级别”的成就多了去了,拉斯克奖得主中还有一半没有得诺贝尔奖呢。“运气”是获得诺贝尔奖的一个重要因素。

即使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奖,这是否代表了现在中国科学已经到了出“诺贝尔奖级别成就”的水平?

不见得。且不说青蒿素的发现有其特殊性。“一个国家的科学家在个别领域获得诺贝尔奖并不代表该国家科学水平的全面提升(印度和捷克斯洛伐克就是这方面的例子)。”这是笔者于2002年在“中国科学的诺贝尔奖情结”一文中所持的观点。

印度的喇曼于1930年获得了物理学奖,捷克斯洛伐克的海洛夫斯基于1959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这两个国家的科学水平有没有“全面提升”?这恐怕不是见仁见智的问题。
=========================
2015-10-09 07:25
全部回复1 条回复
hidden
戴德昌 赞 +1
    
10-09 15:29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