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详情页
杨正瓴
赞
+1

2015-09-09,《杨振宁先生,什么叫诺奖级别?》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80705-919461.html
里“图1”里直流电在不同导体的界面上是否发出辐射,建议进一步考虑实验方案。
这个真的值得实验检验。
现象1:如图1(a),电流从右到左(相当于电子从左到右),金属中的“龟电子”通过界面A会自动加速成半导体中的“火箭电子”,可以估算出加速度a高达1020米/秒2(已知重力加速度g=10米/秒2),这是真的吗?
现象2:如图1(b),电流从左到右(相当于电子从右到左),半导体中的“火箭电子”经过界面A会自动减速后成为金属中的“龟电子”,计算发现界面A将有太赫兹波辐射,这是真的吗?
现象3:再如图1(a),突然断开开关K,由于惯性的作用,“火箭电子”必然从图中的B端射出,这也是真的吗?
——————————————————————————————————
面前是用“接触电位差contact potential difference” 解释的:电子被减速的区域。
http://baike.baidu.com/view/2244186.htm
接触电位差是指两种不同金属接触时产生的电位差,与金属材质和接触面温度等因素有关。
2015-09-16 15:47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80705-919461.html
里“图1”里直流电在不同导体的界面上是否发出辐射,建议进一步考虑实验方案。
这个真的值得实验检验。
现象1:如图1(a),电流从右到左(相当于电子从左到右),金属中的“龟电子”通过界面A会自动加速成半导体中的“火箭电子”,可以估算出加速度a高达1020米/秒2(已知重力加速度g=10米/秒2),这是真的吗?
现象2:如图1(b),电流从左到右(相当于电子从右到左),半导体中的“火箭电子”经过界面A会自动减速后成为金属中的“龟电子”,计算发现界面A将有太赫兹波辐射,这是真的吗?
现象3:再如图1(a),突然断开开关K,由于惯性的作用,“火箭电子”必然从图中的B端射出,这也是真的吗?
——————————————————————————————————
面前是用“接触电位差contact potential difference” 解释的:电子被减速的区域。
http://baike.baidu.com/view/2244186.htm
接触电位差是指两种不同金属接触时产生的电位差,与金属材质和接触面温度等因素有关。
全部回复1 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