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详情页
hidden
赵建民 赞 +1
人都会有主观能动性,都会想办法解决问题,最终实现一种均衡的。出生性别比失衡并不一定会让更多的男子找不到老婆。

因为,结婚的双方不一定是同年,一般是男大女小的模式,但也有女大男小的模式,因此二三十岁的未婚男青中年的总数目虽然会增加,并保持高位,但在以后某个时间点,他们大部分还都会结婚的。一个人20多岁时候没老婆,不代表他们三十多岁也没老婆。同样的农村青年,25岁左右的在婚姻市场上的竞争力肯定要超过20岁左右的小青年,而不超过30岁并不算大龄青年。而在职场30-35岁上正是一生中的黄金年龄,对25岁左右刚出学校的小学妹的杀伤力更大。

因此,女子的在婚时间一般比男子长,如果女子平均25岁结婚,而男子是30岁,而预期寿命均为80岁,男子与女子之间的在婚时间比就是1:1.1(50/55),在一夫一妻制模式下,已婚男女数量相等,也就是说同一年龄阶段的男子均数必然多余女子,如果男子平均在婚时间为50年,女子为55年,那么足以中和超过110的出生性比。

虽然70、80、90后非婚人口中男性比女性共计多出2315万,但目前每年出生的女孩也有700多万,也就是男女之间只要有三年的婚龄差,从数量上就可以平衡这部分积累的男性非婚人口。实际上男子的法定婚龄比女子本身就要长出2岁。



而且,目前社会的婚姻关系也不再是从一而终,白头偕老。男女婚前(甚至婚后)都可能结交多个异性密友。由于同龄人中女子数量较少,“一家女,百家求”,女孩子在婚前可能会有更多的选择,结交更多的异性朋友。虽然在某一时刻,男子单身的数量较多,但是绝大多数男子在一生的绝大多数时间都得到(甚至不止一位)女性的温存的。所以,蒋老师担心无法释放的力比多,转变为一种破坏性的力量,这种可能性从整体上看看,微乎其微,即使存在,从本质上也是个人问题,而不是社会问题。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95119-813267.html
2015-09-01 18:12
全部回复1 条回复
hidden
霍有光 赞 +1
谢谢参与!
学术争鸣有助于科学进步!
调查与思考:
西北地区人口问题与水资源、国家粮食安全
摘自《开发大西北与绸缪水安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06)第八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3560-668582.html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ZIZ0islma1AGL0bOgd1Mg7kadIImJCJiKnQUk6fttdoscyIa4canmHXS4w2uuHhyb-kBaWAG1s-rc-waiYeidK
.
09-02 12:42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