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详情页
于仲波
赞
+1

“红”或者“黑”,是个人的立场,无关我们在这里就事论事来讨论您的论点论据。
您的结论是,“中国的设计是围绕短期利益和目标,没有充分考虑到旅客的负担,也没有留下足够的余地用于将来的发展,而美国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好”。
您的论据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中国高速公路收费;美国不收费,即使收费,也是很特殊的地段,譬如跨海大桥。
~~~收不收费,是一个成本利润核算的问题。您的收费举例,跨海大桥,恰好说明了如果建设成本没有收回,或者利润未达预期,或者不收费就无法维持交通,即使是美国也会收费。所以,中国和美国,都在遵循基本的经济规律。因为所处发展阶段不同,也就是经营阶段不同,造成了现在的差别。请再次注意,这是200年的代差。
以美国North Grand Island Bridge为例(http://en.wikipedia.org/wiki/North_Grand_Island_Bridge),桥修成于1965年,迄今仍在收费,收费历史已达50年,时间远远超过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史。这是一个现实的财务问题,能否维持桥梁运转的问题,不涉及黑中国红美国的感情问题。
2. 中国高速公路双向车道隔离带窄,美国的宽,所以中国短视欠考虑。
~~~中国的国土是充分开发的土地,尤其是东部和中部,农耕历史达数千年,极少有荒地。中国修建高速公路,绝大多数时候是占用耕地的,尤其是中部和东部地区。美国是新大陆,野地荒地多。美国高速公路占用的耕地远远少于中国,这一点我就不提供数据了。请您注意这里的时间先后顺序,是先有耕地后有高速公路,还是先有高速公路后有耕地,这值得进一步深究。除此之外,中国的可耕地面积为1 432 960平方公里(2006年数据),并且每年递减3300平方公里左右。美国可耕地面积1 744 480 平方公里。考虑到两国人口因素,这种差别是一个数量级的差别。综合起来,我认为中国的高速公路设计是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的,吃饭最大。这不是短视,而是现实,是慎重,是深思熟虑。
3. 大型车和重型车的称重和检查,以及生物检查,您说中国好像没有,美国有。那我就不对这个似是而非的对比进行分析了。
另外,高速公路中间带窄,并不代表无法拓展,譬如杭徽高速公路,后期从平面交通拓展成全立交,在路的上空修路。成本虽高,也是迫不得已,保耕地管吃饭要紧。
交通建设,不只是高速公路,铁路也很重要。中国的陆路交通,高铁方兴未艾,2015年底总里程将达20 000公里。美国的数据,就不说了。
我不知道您所说的逻辑和动机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您所谓的有头脑的人一看就明白是指什么。但是从您文中的论据论点,我没有看到任何合理性、逻辑性、科学性,只是看到感性的牢骚和毫无由头的关联。
2015-03-08 14:04
您的结论是,“中国的设计是围绕短期利益和目标,没有充分考虑到旅客的负担,也没有留下足够的余地用于将来的发展,而美国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好”。
您的论据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中国高速公路收费;美国不收费,即使收费,也是很特殊的地段,譬如跨海大桥。
~~~收不收费,是一个成本利润核算的问题。您的收费举例,跨海大桥,恰好说明了如果建设成本没有收回,或者利润未达预期,或者不收费就无法维持交通,即使是美国也会收费。所以,中国和美国,都在遵循基本的经济规律。因为所处发展阶段不同,也就是经营阶段不同,造成了现在的差别。请再次注意,这是200年的代差。
以美国North Grand Island Bridge为例(http://en.wikipedia.org/wiki/North_Grand_Island_Bridge),桥修成于1965年,迄今仍在收费,收费历史已达50年,时间远远超过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史。这是一个现实的财务问题,能否维持桥梁运转的问题,不涉及黑中国红美国的感情问题。
2. 中国高速公路双向车道隔离带窄,美国的宽,所以中国短视欠考虑。
~~~中国的国土是充分开发的土地,尤其是东部和中部,农耕历史达数千年,极少有荒地。中国修建高速公路,绝大多数时候是占用耕地的,尤其是中部和东部地区。美国是新大陆,野地荒地多。美国高速公路占用的耕地远远少于中国,这一点我就不提供数据了。请您注意这里的时间先后顺序,是先有耕地后有高速公路,还是先有高速公路后有耕地,这值得进一步深究。除此之外,中国的可耕地面积为1 432 960平方公里(2006年数据),并且每年递减3300平方公里左右。美国可耕地面积1 744 480 平方公里。考虑到两国人口因素,这种差别是一个数量级的差别。综合起来,我认为中国的高速公路设计是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的,吃饭最大。这不是短视,而是现实,是慎重,是深思熟虑。
3. 大型车和重型车的称重和检查,以及生物检查,您说中国好像没有,美国有。那我就不对这个似是而非的对比进行分析了。
另外,高速公路中间带窄,并不代表无法拓展,譬如杭徽高速公路,后期从平面交通拓展成全立交,在路的上空修路。成本虽高,也是迫不得已,保耕地管吃饭要紧。
交通建设,不只是高速公路,铁路也很重要。中国的陆路交通,高铁方兴未艾,2015年底总里程将达20 000公里。美国的数据,就不说了。
我不知道您所说的逻辑和动机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您所谓的有头脑的人一看就明白是指什么。但是从您文中的论据论点,我没有看到任何合理性、逻辑性、科学性,只是看到感性的牢骚和毫无由头的关联。
全部回复1 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