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详情页
hidden
田松 赞 +1
翻译是件苦差事,几乎是在作贡献。稿费低,很多单位绩效考核不算数,属于费力不讨好。很多译者之所以翻译,是出于热爱,而非功利。此书译者程存旺和石嫣都是温铁军先生的博士,目前都在从事乡村建设、生态农业的实践工作。石嫣的农场在北京,名叫“分享收获”(http://blog.sina.com.cn/u/2775165897),生产无农药无化肥的有机蔬菜,北京的朋友们可以去试一下。CAS是社会支持农业的缩写。是一种城市居民与农民之间的互助形式,市民订购有机蔬菜,农民生产专供。农民有经济保障,市民有食品安全保障。这是从工业化农业的缝隙中顽强生长出来的生态农业。这本《四千年农夫》当然是符合他们的理念。不过,他们都不是理科生出身,也不是农民出身,对于农具不够熟悉,如果能事先向农史专家请教,就能避免很多问题了。不过,我想也许很多问题他们自己并没有意识到。希望他们能够看到这篇文章,如果此书重印,将大有帮助。另外,做个翻译的都知道,回译是最为麻烦的。纯粹的英文好办,如果是生词,找不到对应的中文,也可以造一个。而如果这个词本来是汉语某个词的英译,这个汉语词意恐怕在任何一本英文词典都没有,如果译者不熟悉不精通,要译回来,确实不容易。这时,真就需要楼主这样的专家出手了。
2014-03-18 17:53
全部回复1 条回复
hidden
史晓雷 赞 +1
谢谢关注。诚如您所言,翻译的确是辛苦的苦力活,但既然出于热爱,既然做,就应该做好,否则不是对不起读者吗。石嫣的事迹我了解一点,她做的事模型新颖。重印或重译,大概是没必要了,估计石女士她们也太忙,新的译本(我刚买到)要好些,但究竟好多少,我现在没充分比较呢。
03-18 20:28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