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详情页
赵建民
赞
+1

每年新疆空中的水汽通量有1万亿立方米以上,大约有2000多亿形成降水,余下的80%为什么降不下来,因为空气的含水率太低,达不到凝结的标准,所以形不成降水,只能穿境而过,可以想象,塔里木上空的干燥的空气就像海绵一样,如果只是增加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水汽就会被吸的一干二净,但空气中的含水率却增加不了多少,达不到凝结标准,也形不成降水。实际上只有赤道地区的蒸发强度大约可以依靠本地蒸发形成降水,而在中纬度地区大体都是遇冷凝结,或在山地迎风坡被动抬升冷却,多锋面雨与地形雨,因此,即使罗布泊的蒸发可以成雨,但估计也不会在罗布泊周边降落,而是不知道降到什么地方去了,过去罗布泊存在大水面的时候,罗布泊附近也是异常干旱的地区,要不,罗布泊也不会干涸了。因此,将海水注入罗布泊后,除了一定的景观价值,对生态环境实在不见得有多少意义。
.
2013-11-09 11:11
.
全部回复1 条回复
霍有光
赞
+1

“每年通过新疆上空的水汽超过1万亿立方米”“只有1/5左右转化为降水,每年全疆降水有2000多亿立方米”——已经向你说明过了:如果真有这种通道,那么也应该存在成千上万年了,请问它的高度有多高?为什么老天不下下来呢?(1)我不反对搞人工降(增)雨,仅把此视为“开源”的措施之一。(2)如果真能从“新疆上空的水汽超过1万亿立方米”中搞下“2000多亿立方米”,肯定是一件大好事。为什么环塔里木盆地周边有那么多高峰(5000米以上)都拦截不了这种水汽?所谓“东为输出界面”,正好在罗布泊与土哈盆地上空,烦请论证如何能够为罗布泊或土哈盆地降下数十亿立方米的水?尤其是要讲明科学道理!敬请读者参阅:
[1]新疆、河西走廊与澳大利亚中部干旱平原的地貌气象对比及海水西调
http://bbs.sciencenet.cn/blog-533560-407027.html
[2]引渤入疆、恢复罗布泊与气象、生态作用探讨
http://bbs.sciencenet.cn/blog-533560-433609.html
[3]罗布泊地区的风向与“引渤入疆”增雨作用
http://bbs.sciencenet.cn/blog-533560-492121.html
[1]新疆、河西走廊与澳大利亚中部干旱平原的地貌气象对比及海水西调
http://bbs.sciencenet.cn/blog-533560-407027.html
[2]引渤入疆、恢复罗布泊与气象、生态作用探讨
http://bbs.sciencenet.cn/blog-533560-433609.html
[3]罗布泊地区的风向与“引渤入疆”增雨作用
http://bbs.sciencenet.cn/blog-533560-492121.html
11-19 1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