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喆

我国科研团队完成全球首例活体人异种肝移植
2024-05-24 22:26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科学家在异种肝移植技术方面又实现一次重大突破。

5月24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了解到,该院近日完成了世界首例活体人的异种肝移植手术,成功将610克的转基因猪肝脏移植到了一位肝癌重症患者身上。今天是术后第七天,患者已经下地自由活动,肝功能等多种指标恢复正常,本例转基因猪到活体人的异种移植取得成功,开创了转基因猪异种肝移植的先河。

院方表示,该手术是已知世界范围内首例活体人的异种肝移植手术,也是全球第五例活体人的异种器官移植手术,是中国科学家从0到1的原始创新,标志着中国科学家异种肝移植技术已经站到全世界最前沿,实现了医学领域重大突破。

孙倍成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图

澎湃新闻注意到,此项手术是由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孙倍成教授团队和云南农业大学魏红江教授团队合作完成的。而孙倍成是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他也是江苏安徽两地交流任职的干部之一。

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沪苏浙皖干部人才跨省、跨市交流日趋频繁。

2022年6月,肝脏外科领域专家孙倍成从南京跨省履新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执行院长,几个月后任该院院长。

此前,孙倍成是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南京鼓楼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肝胆胰中心主任。

手术场景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图

孙倍成此次带领团队成员顺利完成的手术创造了医学史上多个奇迹,包括制定了猪全肝如何植入、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异种肝移植围手术期管理等全球标准,使异种猪肝移植进入临床成为可能,将为人类健康作出重要贡献。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方面透露,此次于5月17日在安徽进行的10基因编辑猪到病人的肝脏异种移植临床手术,选择的病人为71岁右叶巨大肝癌患者,在介入等治疗无效、随时可能出现破裂的情况下,基于同情的原则,充分征得家属和患者知情同意,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分别召开学术委员会、临床新技术伦理委员会、器官移植伦理委员会及动物伦理委员会,同意开展该例患者异种辅助肝移植研究并报安徽省卫健委备案。

手术中首先切除了该患者右肝巨大肿瘤,术中证实剩余的左叶肝脏不足以满足肝癌患者的肝功能。于是,将从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小型猪基因编辑与异种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获取的610克重的10基因编辑猪(11月龄,体重32kg,雄性)肝脏移植到患者右侧肝窝内,手术非常顺利,即刻分泌胆汁。

公开资料显示,孙倍成出生于1970年2月,2001年在南京医科大学获博士学位,2004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圣安东尼奥健康科学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2004年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任副教授,2007年晋升为正教授,2018年人才引进至南京鼓楼医院任副院长,并任南京大学正教授,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他的研究方向包括慢性炎症和肿瘤,肿瘤微环境、免疫治疗与肝癌,肝脏移植及腹腔器官移植的临床基础研究等。

分享到:

0
一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