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底线的60后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fangimm 研究领域:活性天然产物的药物化学与化学生物学

博文

18-19无战事 精选

已有 9399 次阅读 2018-1-27 13:37 |个人分类:教学科研|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研究生, 导师, 风险, 招生, 离组

首先解释一下标题的含义,就是20182019年本组没有研究生毕业。

一方面,这是由于所里导师不断增加而招生总名额有限额,导致我(和大多数老师)从原来每年可招2名学生改为1名。说实话,尽管这种状况对我本人利弊参半--学生少了固然会使课题组的进度减缓或战线收缩,但也让我能对每个学生精雕细琢--但对学生就业、对社会获得高层次人才或劳动力应该是有利的。因此,对这一变化我是支持的。这和我前面博文表述的思想一直(我们不需要培养那么多的博士”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99934&do=blog&id=1061799)。

另一方面,我面对的情况不仅是招生减少,还有学生要求离组,从而造成“18-19无战事的局面。本来我以为自己要求较高、有时态度严厉是学生要逃离的主因,但主管学生的某同事告诉我:学生要离组提出的理由是课题老在变,而且组里学生延期的情况较多。对于我自认为可能让他们不满的地方,反倒没提什么意见,甚至表现出很理解的意思,说老师严一点、厉害一点没问题。这让我感到有点意外,但仔细想想大概也能理解。

对于课题老在变,可能和我过去带学生的做法有关。我原来的做法是,让学生先做几个月到一个学期的小题目,经过这段考察期后,安排与之能力相应的课题。我也对学生说过,在课题组大方向的框架内,自己对什么课题有兴趣可以提出来--他们把个人兴趣和课题组需要结合起来,是我求之不得的。然而,可能由于我和学生沟通不够,让他们认为是因为课题老在变”,影响了他们按期毕业,进而产生出这样的观点:因为你的思路变化,又不是我实验没做好,为什么要让我承担后果(包括可能延期)?当然这些想法虽然从思路上说得通,但也只是我的推测,没有向他们求证过。

我是愿意多沟通的,但主动性可能不够。尽管我一直以来都向学生说,有问题随时来找我;可他们平日里除了找我签字,绝大多数并不主动找我讨论课题。当然谈有关事业发展和个人问题也行,但我坦承在这方面的能力和认识有限。以至于我曾在组会上半开玩笑地批评:你们大多数在快要毕业的1-2月里来找我的次数,多于前面两年多时间里的总和!

把学生要求离组这种事情说出来,对一名导师而言似乎有些脸上无光,但我认为自己应该有说真话的勇气。有些同事出于好意,劝我要注意调整自己的方式方法,否则学生之间传话,会让学生对我的印象不好(如果不知道前因后果,而是断章取义地传话更糟糕)。我接受同事的劝说甚至批评,也愿意反思自己的行为;但反思后我认为需要改的会去调整(有的其实已经有改变),认为不需要改的仍然会坚持。

如果把实验室和其他实体(例如公司)类比,大致可分为守成和创业型两类。守成型以正常运转为主要目标,当然也不排除小幅的革新,可是对于大的带来系统不稳定风险的革新是尽量规避的,这与它的主要目标是一致的。与之相对,创业型风险很大,尽管回报也大(在科研中这种回报更多是智力上而非经济上的,除非是市场导向型的课题)。究竟是不是风险厌恶者,自己要弄清楚,也要让合作伙伴(包括师生)的另一方了解

我在此声明以正视听:我组科研选题风险比以前高,风格并未因PI变老而更加保守。欢迎那些了解并认同我观点,愿意和我一起迎接挑战的人,做我的学生或作为助手与我共事。我同样希望他们也能坦率地向我陈述自己的想法,别为了某种目的而隐藏真实意图和观点。那样做似乎有助于达到短期目的,但从中长期来看,恐怕对己对人都没有好处。

前些时候一篇精选博文(“我为什么鼓励用简单粗暴的方法招聘人才”,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149689-1064946.html)中说,招聘过程的价值观(契)合最重要,我支持博主的观点,并且认为这恐怕不仅限于招聘这一件事。规避风险是人性的一部分,可要克服难题,风险又是不可避免的。

18-19无战事,让我从头开始。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99934-1097094.html

上一篇:我为你好,就可以欺骗你吗?
下一篇:作用于微管系统的药物研究(二):审视抗微管药物的共性问题
收藏 IP: 121.69.48.*| 热度|

12 黄仁勇 黄永义 马臻 许海 武夷山 文克玲 王德华 李颖业 汪育才 宁利中 刘钢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 18: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