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pingxi200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pingxi2009

博文

如何平衡知识结构广度与深度?(他人分享与交通)

已有 5885 次阅读 2014-3-14 16:13 |个人分类:科研方面|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近期在思考【知识广度和深度】问题,恰逢他人有这方面的分享,收益不少,收集整理了下,以供参考,也盼望有所帮助吧

他人分享1

你感兴趣的东西越多,你能够深入的就越少。你钻研的越深入,你发现感兴趣的东西越多。有点绕,不过有感而发。我想到这句话的时候其核心仍然是想表达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直接的关系问题,或者说其学习的先后关系和顺序问题。

首先任何一个知识广度的扩展都需要有一个专业性方向的深度的积累,而且这个积累经过了自我的实践,通过实践转化成了知识的经验和方法。如果我们感兴趣的东西太多,而这些方面的内容我们都没有办法进行实践性领悟,那么所有你感兴趣的知识领域你都无法深入去理解和领悟。还是这句话,理论不通过实践很难转化为自我的经验并指导后续的行动。你会发现很多领域你都知道,就是不清楚具体为何得出某些结论?你想深入学习又很难,因很多东西你都没有实践。

人的精力有限,感兴趣的东西越多,每个知识领域上分到的时间自然很少,同时由于很多知识由于没有实践的机会,很多时候学完后很快就会忘记,不会带来太大的效果。只有那些真正实践后的经验是最不容易遗忘的。根据我原来谈到过的,知识的广度往往并不会产生直接的自我增值,知识广度本身是附着在某一个专业深度上的。

所以刚工作的时候,还是以某个专业领域的发展为主,很多东西可以关注,但是不用花太多的时间,一定要将时间用到专业技能的提高上面。工作前面2-3年的学习力最旺盛,只要有足够的兴趣,就有精力刨根究底深入学习,而且这个学习过程是和实践和工作完全结合的,那么学习后就很容易转化我自我经验。如果刚开始工作的时间就挑三拣四或者说换岗太快,沉迷到各种新鲜的工具,语言和技术上面,那么很可能将基础打深入的时间就荒废了。

前面几年过了后,你会发现你钻研的越深入,你有发现感兴趣的东西越多。这是完全正常的情况,任何知识领域在深入到一定的阶段后,必须要有更加广度的知识来支撑。知识本身无边界,很多时候专业性的工作也需要更加复合型的知识结构。这个时候你再去拓展知识的广度就属于完全合理的,这个时候一方面是有知识深入做积累,一方面是在拓展深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来目标驱动广度知识的学习,更加有针对性。在广度知识学习中,你会发现很多内容跟你原来的实践总结很容易触类旁 通,容易把原有疑惑的多个离散知识点融合起来。个人认为到了这个阶段最大的成果就是你会发现学习任何新知识都相当容易,基本不会遇到太多太大的困难和障碍。

在学校时更偏知识广度,刚工作阶段则需要在某个专业领域深度上扩展,后续则从深度积累上转到广度的拓展和知识的融合,这是我考虑的一个学习顺序和思路。一开始就感兴趣东西太多,往往错过了自我核心专业技能,也丧失了后续专业深入的机会;后续如果在专业深入遇到瓶颈的时候,又不能想到拓展知识面和视野,往往又在自我能力上举步不前,这是我思考该问题的一个大原因。

 

 

他人分享2

谈到个人知识管理的平衡知识结构广度与深度这块儿,有一些个人的体会和感受分享下:

1.深度远比广度重要,因为做到面广相对容易,做到精深却很难。

2.人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真正要平衡的其实是时间分配,或者更本质的是控制注意力。

浅析如下:
为什么深度远远比广度重要?

经济学上看,市场上知识结构单一的人占多数,知识面广的其次,最稀缺的是在某领域知识精深、技艺精湛的人,即专家。专家是天然的市场壁垒,可有效提高组织竞争力、产品质量、利润率、市场占有率等。专家的收入在市场上是最高的,在领域里影响力是最大的,当然要偏向于深度。广度当然也重要,但是属于服务于深度的从属地位。特别是广度增加到一定限度,甚至还会降低个人价值,因为注意力有限。

为什么要平衡时间或注意力分配?

专家稀缺主要原因是因为精力涣散是人的本能,人很难把注意力长时间专注在一个事情上。而要成为一个专家至少需要10年以上的反复练习和经验积累。除非你很幸运,就像乔布斯一样,很早就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无论什么样的逆境都不放弃。大多数人关心的是哪里给工资高、福利好去哪里,哪里工作稳定、环境舒适去哪里。今天技术明天销售后天创业,今天国企明天外企后天公务员,不会坚持一个领域做到底,更不会分配好自己的时间。

伟大的量子力学开创者,尼尔斯.玻尔说过:专家就是那些在很窄的领域把所有能犯的错误都犯了的人!An expert is a person whohas made all the mistakes that can be made in a very narrow field. ”但犯错是需要消耗大量时间的,你有多少时间可供挥霍呢?

 

他人分享3

人的一生可能要经历两个阶段:
阶段一:追求广度并尽量专注某些领域的深度
阶段二:专注有限几个领域的 深度 ,并适当注意广度

在没有找到自己的真正兴趣所在时,可以追求广度,但为了混饭吃,必须有特定领域的深度。
找到自己的兴趣后,广度只是为了扩大视野来增加所专注领域的深度而于。
故对大学生而言:大三以前的,可以多追求广度,大三之后,必须深度了。
如果你工作了,就只能深度,再追求广度,可能会走得慢了。
当然,方向这东西真的说不出正确性与否,没有经历过,都没有结论。也许这就是人生的兴趣。
但无论如何,请关注:个人知识管理 这块儿内容,会受益无穷,少走很多弯路的。

 

他人分享4

平衡是一种状态,例如工作和生活,这种状态因人而异,但却有共通之处,深度和广度亦是如此。我建议:

1.先深度后广度

2.深度让自己成为专家的程度

3.广度的范围围绕自己所需,不要盲目确定范围。

这个或许可以结合对自我认识和职业规划来确定

4.不断的对自己做自己,是否失去平衡。

判断失去平衡的方法也比较简单,那就是做事时能发现可能深度不够或者广度不够。


以上是他人分享的吧,但对于这个议题或许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为参考学习思考下吧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997876-775936.html

上一篇:点滴回顾与展望
下一篇:Article series:Applications of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收藏 IP: 124.17.3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6 20: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