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gThink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mdushandong

博文

逻辑原子主义、知识系统与尺度问题

已有 4025 次阅读 2011-3-1 15:26 |个人分类:纯粹哲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创造性, 艺术, 知识系统, 逻辑原子主义

由于思维结构的内在特征,我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总有一种需要将眼前具象的事件抽象为较为共性的形象来表述,以供交流和存储。这种做的另一个功利的后果是有利于知识积累和对后续的工作施加影响。因为实际世界与知识系统之间的对应关系总是多对一的关系,所以知识系统是在某种尺度上的对现实的概括。这种尺度概括上的偏差赋予了知识内在的创造性。
具体在工作中,如果我们善于将各个工作中较为共性的问题抽取,一次性的加以解决,就会产生时间成本的节约从而实现经济增长。这种能力我们与生俱来。在我看来,哲学和艺术是提供了某种类似的共性问题的解决倾向,通过直觉来把握世界的本领。
这种映射过程,我们假设为照相的过程。远处的世界辽阔丰富,映射到方寸的照片上。这种映射的过程有综合概括,这种综合概括永远不可能丰富到和真实场景一样,也不能做到精炼到一个点上。综合概括的简练程度我们最好能够使用某种指标来标识。因为只有确立了这个指标,话题的交流才能有意义。
我们有很多种知识,有的知识是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产生,有的只需要内省便可以得到。
逻辑原子主义被有些人称作“多元论”的代表。起始这个“元”是不被强调是什么的,我们强调的是一种认识的路线和知识大厦的结构问题。首先“元”来自大量的实践过程中提炼出来的基本的单位,这个过程是归纳概括的过程。然后通过逻辑,可以进行演绎。一个庞大的学科都要有这两个东西:一个被称作基本概念,一个被称作规则。当我们称作学科的时候,尤其是教科书上得来的那种某种学科的知识,往往忽略了基本概念的归纳过程,而作为先验存在的做简单的继承,大量的时间用来做演绎的训练。
我们看到不仅仅在科学界,这套哲学是正确的,而且在文学作品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种痕迹。文学作品中的文学形象被大众接受的,往往是那写可以作为“元”的形象,后来又可以作为指导我们认识新的社会现象或者人物的工具被人们反复的使用(比如大家使用葛朗台来描述吝啬鬼,用林黛玉来表达对一个多愁善感的性格的人物的认识等等)。正式通过这种逻辑原子,将文学作品和大众生活联系在一起。
好的作品一定是写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典型的人物和事件,这种描写来自于对当时时代的大量的人物和事件的归纳概括。作家的天份在这个过程起到了关键作用的。
好的科学体系也是如此,它们往往是使用最简练的一套基本概念集合,使用一套最基本的演绎规则,将最大范围的现象描述的栩栩如生。这符合思维经济的原则。即使聪明人的大脑能够存储的信息也是有限的,必须将无限世界归纳为有限个概念+提套演绎规则,否则我们永远无法达到对世界的认知。
今天早上半睡半醒中想到了许多问题,由此现象引发了思考:如果最终的世界需要多元来解释,那么意味着世界无法继续向上归纳,诸元之间相互独立,无法关联。所以在系统没有接受到新的指令的空闲期,应该自动的对原始素材进行整理,为了避免漏掉一种“元”,或者是,为了在接受指令的时候行动更为有效率。就像大脑在睡眠中的梦。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98709-417704.html

上一篇:告别空想的年代
下一篇:一个软件的开发笔记(0)
收藏 IP: 159.226.117.*| 热度|

1 李小文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9 22: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