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周刊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ansuozhoukan 科学也可以很美!轻松有趣的阅读科学!

博文

车联网为无人驾驶作铺垫

已有 2648 次阅读 2013-7-30 12:18 |个人分类:头条|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物联网, 汽车, 智能交通, 科学报, 探索周刊

■本报记者 童岱
 
前方的车刹车时,你不再需要看对方车尾的红灯,车内的语音设备就会自动予以提示;当你驾车面对分岔路时,车内显示屏会告知选择哪条路会更接近目的地;因为分神,驾驶汽车偏离车道时,车内设备会发出警报予以提示……
 
近几年来,车联网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正在让司机更安全、更高效地驶向目的地,而这也为无人驾驶技术的完善打下了基础。
 
智能判别规避拥堵
 
在智能交通系统专家、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教授史其信眼中,我国机动车发展飞速,而路网有限,交通拥堵难以避免,智能汽车或许是解围方式之一。
 
在他看来,物联网时代的智能交通,有可能是以车为对象的管理模式。建立以车为节点的信息系统,是新一代智能交通的发展方向,也是智慧城市中智能交通建设的重要内容。
 
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可以称之为“车联网”,是将现代通信技术、网络传感技术、云端和移动计算技术、智能终端和车路协同技术、智能时空网络控制技术等高新技术应用于整个交通管理体系,实现人车路更加全面的感知、更深度和更灵活的信息共享,对交通流实施动态监管和网络化智能控制,从而建立起一种和谐、平安、高效的节能环境,实现不堵车、不撞车的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而这也将为将来的无人驾驶汽车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比如说,未来智能汽车一上路,就由指挥中心进行控制,每辆车都安装有传感器,相当于车的“大脑”,能自动对突发情况作出判断。
 
史其信曾在日本亲身体验过无人驾驶汽车,在试验路段,地下埋有很多传感器,每辆车都携带很多传感设备,后备箱几乎全是计算机。
 
实验平台展现智能交通
 
早在2011年,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就成立了全国首个智能驾驶与车联网实验室。该实验室主任韩鹏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车联网是让汽车智能化的方式之一,联网后的汽车就好比一个信息载体,既是接受器,又是发射源,可以实现车与车、车与其他基础设施之间的信息交流”。
 
韩鹏谈到,他们建立的实验平台占地65平方米,与真实路段的比例为1∶12。在这个平台中,具备了重庆道路弯多坡陡、桥梁较多、上下坡多的特点,另外还设置了十字路口和立交桥等多种道路场景。
 
而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数据来源对象,就是行驶在这些道路上的多辆微缩智能车。这些车辆会自由穿行在实验平台中的大街小巷,无论是上下坡,还是转弯都应对自如,当遇到禁行标志时,还会自动减速停车。
 
韩鹏告诉记者,每辆微缩智能车内,都装载了嵌入式主板、红外超精度摄像头以及传感器。这就让这些车具备了“思考能力”,摄像头会实时采集路面信息,如果行驶到转弯、十字路口等路段,主板会将这些行驶信息上传到车辆信息管理平台,从而让车辆合理控制车速,并选择最优路线行驶。传感器的作用在于,一旦车与车、车与建筑之间小于安全距离,就会“报警”。
 
车联网的产业链正在形成
 
“我们目前在微缩智能车上所做的实验和相关设备,将来会用在真车上。”韩鹏说,他们正在与荷兰国家应用技术研究院合作,在真车上进行相关实验,并进行产业化方面的一些研究。
 
荷兰国家应用技术研究院曾做过一项试验,在列队行驶的车辆当中(都装载了车联网相关设备系统),最前面的第一辆车踩了刹车之后,会给后面的车辆发出一个提示信号,后面的车辆就能立刻通过该系统得知前方的车辆有刹车行为,这时司机就能立刻有所反应。而一旦前方的车开始启动行驶,同样也会立刻让后方的车得知,这样一来,列队式的车辆就好比一辆行驶的火车能够合理控制车速保持行进,从而提高道路的使用率。
 
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学院院长、中科院院士何积丰曾在《智能交通与车联网》的报告中谈到,目前,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在协商打造车联网,并在上海浦东新区的3万辆公交车上进行试验。另外,着手先期在危险化学品运输车上进行试运行。这是基于北斗卫星的GPS高精度定位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以及远程监控技术、车辆诊断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以及危险品运输事故模型技术,建立一套危险化学品运输智能检测平台。对危险品车辆装车、在途运输和客户库区卸货进行全方位的监控。何积丰强调,这是对车、对人、对路的整体监控。
 
何积丰还谈到,车联网一旦形成,所产生和带动的产业价值也极其可观。车联网信息服务产业链上,不仅有汽车制造商、远程服务提供商、移动服务提供商、网络设备提供商、IT平台提供商等,还有与之相关联的交通指挥、医疗、消防、警务等社会公共服务部门。
 
美国一家市场调查机构提供的数据显示,美国车联网的产业链产值已经从2000年的56亿美元,上升到2010年的1000亿美元。
 
但是车联网的打造,一方面需要解决一系列技术问题,比如有些传感器的灵敏度和准确性还有待提高。另外,涉及部门、行业较多,由谁来负责、如何规范运行等管理问题,还需要磨合解决。
 
《中国科学报》 (2013-01-18 第9版 探索周刊)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973055-712545.html

上一篇:“飞行驾照”获取攻略
下一篇:人体冷冻复活 一场技术空梦
收藏 IP: 106.120.209.*| 热度|

1 赵斌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0: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