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学术研究| 生活点滴| 百科全书| 美国大学| 高等教育学| 双语信息处理| 哲学期刊| 科学期刊| Science Learning| Science| 欧洲大学| Reading and Writing| 语言学基础研究| 信息学基础研究| 融智学前期探索| subway maps in USA| 管理学| Higher Education Studies| 专利技术| Computer Science| Websites for Educators| 高教管:特色与质量| 高教研究所| 教育学| seat61-UnitedStates| faculty & research| 心理学| Harvard for sb| “2010高等教育发展国际学术会议” (CHED2010)| Sino-US| 亚洲大学| Higher Education| (被文献部门)重新发现| 汉语理论:字与词之辨| 理论与实践| 2010 年首都高校教育学| Global Conference| 国内学术会议| 间接形式化方法| 直接形式化方法| Formal Methods| Formal Methods on Education| Educational Terminology| 国家级教学团队| 中国高等教育学研究| 自制双语文库| 美国之行摄影作品| 对外汉语教学| Strategy| 信息科学(理论探讨)| Nature| 信息技术国际会议|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Operra| Art| 名实之争的启迪| Reading| Writing| 历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分析|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www.questia.com| 2010年7-8月| “高教管”学科架构| “高教管”理论模型| “高教管”推广项目| 高教名师| Core journals| Action Research| Philosophy of Information| Theory of Language| OpenCourseWar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乔姆斯基(Noam Chomsky)| Ontology| COLING2010| 上海世博会| 挑战杯| Turing Machine| 西方哲学1| 西方哲学2| 人文社科| 信息科学| 基础研究| 大学教育| 研究生教育| 中国社会科学| 中国科学F辑(信息科学)| Mind与Analysis| Computer programming| CollegeEnglish Teaching| Beijing Group| 师生交流| Berkeley Project| Mat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Management| Economic| Disciplines&professional| WordList| Futures Studies| for my 1+99 students| Beauty| 双语科技书系出版计划| 西方教育家及其论著| 我们的教育研究系列| 3-class-notes-for-robert| 国内高等教育研究系列| W.V.Quine| Philosophy of Science| Method| tools| go to usa| 目录| 天气预报| talk with J.Searle| 国际交流| 科学素养| 数学| 计算与通信| logic| 教育学经典原著| 英语教学| 谷歌和云的智慧 Google and the Wisdom of Clouds| 核心期刊| 前台界面+后台数据| 学术期刊| 《软件》杂志| 电子期刊| 中国地质大学| 朋友们发表的重要文章| 个体论| 融智学导论| 软件工程| 知识共享| 中西哲学融通融合| 节能| 心智哲学| 语言与逻辑| 马克思主义研究| 高端智库| 教育信息化和智能化| AI系列| 智能科学| 双语思维| 融智学应用点滴| 知识经济创新| 融智学DBA| 人文和科技的融合| 经典融智学|
自然语言理解之所以还是计算机人工智能的核心难题就在于人类心理智力存在的各式各样歧义误解
邹晓辉 2022-4-22 07:05
人类的思维和情绪属于生理心理的过程,它们对现实产生影响也是社会心理的影响,不属于物理性质的做功。因此,不能用物理法则直接解释心理的现象,中间还隔着化学、生物学和生理学及医药学等一系列约束条件。 这么来说吧,“人类的思维和情绪”因为其属于生理心理的过程,所以,它们虽然能“对现实产生影响”-这也只是社会 ...
个人分类: 百科全书|801 次阅读|1 个评论
融智学及其麾下诸学科内在建制的基本要求旨在便于人际交流和人机交互乃至机际交换共同遵循的法则
邹晓辉 2022-4-15 06:12
融智学作为哲学和科学之后新出现的认知或知识体系,其特征是大跨界的学问及其思维活动记录,其学科或领域特征满足四要件: 一、明确的研究对象; 二、清晰的学科性质; 三、自洽的概念体系; 四、配套的方法体系。 这几个方面,不仅缺一不可,而且它们之间还有特定的序位逻辑结构,以及跨媒体变换的联动函数做自由变 ...
个人分类: 学术研究|670 次阅读|没有评论
融智三棱模型暨信息四面体模型是怎样浓缩了古今中外最根本的基础范畴的?
邹晓辉 2022-4-14 07:10
思维、认识、认知的核心是理解,可是,由于无处不在的歧义往往造成各式各样的误解,甚至每个人在使用语言表达思想的时候几乎都不知道狭义语言及广义语言本身就隐含语义悖论和逻辑悖论。这是融智学著作者邹晓辉今天在此要分享内容的主题。 早晚期的维特根斯坦为什么会有维也纳学派实证主义及波普的证伪主 ...
个人分类: 融智学前期探索|907 次阅读|1 个评论
县域知识经济创新枢纽项目有哪些亮点?
邹晓辉 2022-4-13 12:05
引导语: 国内外顶配资源的严重不对称,给每一个县域内的乡镇带来了无数的商机。怎样才能抓住迎面而来的无数商机呢?需要好好听一听清华大学雨课堂主讲嘉宾邹晓辉讲授的融智学应用典型范例课第六课、第七课和第八课,即:县域知识经济创新的第一课、第二课和第三课。本文的意义在于明确指出了各课的三个亮点。还有更多的 ...
个人分类: 融智学前期探索|772 次阅读|2 个评论
信,达,雅,三个级别的翻译同时也是自然语言理解和双语对照文本数据处理的,为什么?
邹晓辉 2022-4-12 11:41
信,达,雅,三个级别的翻译同时也是自然语言理解和双语对照文本数据处理的三个级别。 为什么?因为,首先,从源语到目的语的转换暨翻译的过程中,严复老先生归纳总结出来的信达雅三部曲分别阐述了信即忠实原文、通达译文,进而,做到双语对照版也可分别体现其两种语言各自的信息传递的明达优雅。因此,信达雅首先是一个 ...
个人分类: 双语信息处理|1068 次阅读|没有评论
50个认知偏差的汇总:自己做的纯文本英汉对照双语公益分享
邹晓辉 2022-4-8 13:59
本文汇总50个认知偏差于此仅供立此存照和便于查询,它不仅具有英汉双语对照目录(纯文本版)的作用,而且,也便于有关各位不谋而合齐心合力逐条查全详细的每一条认知偏差英文来源的详解,进而,逐一完成详解。-融智学著作者邹晓辉 我在查阅某个认知偏差的时候,无意间看到马斯克转发的50个认知偏差,并感慨他自己读 ...
个人分类: 双语信息处理|1698 次阅读|1 个评论
专家、教师和学生及家长的潜能在网络智能化设施设备帮助下的深度开发
邹晓辉 2022-4-7 07:15
专家、教师和学生及家长的潜能在网络智能化设施设备帮助下的深度开发,是应用融智学的一系列教学创新实践课题及项目和典型示范课最理想的目标方向。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和管理都非常需要。它们是什么?怎么做?为什么?哪些人及其机构,何时,何地,最适合?这就是本文要初步介绍的内容。 首先,专家,尤其是资深的专家,积 ...
个人分类: 融智学前期探索|659 次阅读|没有评论
系统地理解:以算术和中文为例
邹晓辉 2022-4-6 09:35
系统地理解:以算术和中文为例 邹晓辉(融智学著作者) 通常说的理解,不仅有人与人彼此之间的相互理解,而且,还有是否理解一道算术题的理解,或是否理解一道物理题(或化学题,或生物题,或地理题,等等),对自然科学问题的理解。在此,所说的理解其实都有特定的含义。总的来说,可称之为杂多的理解和分类的理解。 ...
个人分类: 学术研究|855 次阅读|没有评论
《知其所以然:为融智学奠基的巨人们》(双语对照版)作者:融智学著作者邹晓辉
邹晓辉 2022-4-5 12:04
如果说《知其然:人类认知第一次大飞跃(从古希腊哲学到近现代科学的认知范型转换)》(双语对照版作者即融智学著作者邹晓辉)所介绍的是大中小学生都需要普及的五种基本认知范型的前两种,那么,接下来要说或介绍的就是:为融智学奠基的巨人们(其完整书名是双语对照版《知其所以然:为融智学奠基的巨人们》的作者:融智 ...
个人分类: 融智学前期探索|1028 次阅读|没有评论
大中小学都需要普及的基本认知范型及其五种类型
邹晓辉 2022-4-5 08:15
从自然哲学到自然科学再到科学哲学或哲学科学最后再进一步发展到融智学,人类认知发生了什么变化? 伽利略和牛顿之后,才有近现代意义的科学。 更准确地说牛顿时代及其之前只有自然哲学没有自然科学,或者说,自然科学还在襁褓之中。 伽利略和牛顿之后几百年,自然科学才逐步发展了起来并超越了自然 ...
个人分类: 学术研究|679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2: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