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学基础研究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eneculture 语言理解&知识表达

博文

用理性反思和经验验证对待第17个认知偏差-达克效应

已有 1124 次阅读 2022-5-1 14:44 |个人分类:双语信息处理|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一、第17项认知偏差:

邓宁-克鲁格效应(简称:达克效应) Dunning-Kruger Effect 的基本含义是: 一个人知道得越少,就越自信知道得越多,就越不自信。 The less you know, the more confident you are. The more you know, the less confident you are.

深究:50个认知偏差的第17个即达克效应

图1. 上述50个认知偏差的第17个就是:达克效应

二、达克效应1999年底发表,2000年中获心理学“搞笑诺贝尔奖”:

深究:50个认知偏差的第17个即达克效应

图2. 邓宁-克鲁格效应Dunning-Kruger Effect 2000年获心理学“搞笑诺贝尔奖”

2000年搞笑诺贝尔奖于2000年10月5日星期四晚上在第10届首届搞笑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在哈佛的桑德斯剧院。仪式进行了网络直播。 心理学康奈尔大学大卫·邓宁伊利诺伊大学克鲁格,因为,他们谦虚地报告,”不熟练并且没有意识到:难以认识到自己的无能是如何导致自我评估膨胀的”[发表在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杂志,第77卷,第6期,1999年12月,第1121-34页。

三、2000年获心理学“搞笑诺贝尔奖”的“达克效应”基本介绍:

简述:“达克效应”,属于心理学揭示的一个认知偏见。意思是说:在特定领域知识或能力有限的人,知识分子,或:社会领域相对于目标而言,极大地高估了他们自己在该领域中的知识或能力的标准,或:其同龄人,普通人的表现。 点评:实际上,相当于某方面出现认知偏差的人,其实在该方面的智商或情商低于同龄人(无论是就普通人,还是仅就同行专家来比较)的平均水平。

详述:该效应是根据其研究人员的姓名而命名的,心理学家,大卫·邓宁和贾斯汀·克鲁格认为:这种效应可以用元认知能力,认识到自身知识或能力的不足,要求一个人至少拥有最低水平的同类知识或能力,而那些表现出这种效果的人却没有达到这种水平。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这类人一般会假设自己并没有不足,符合大多数人“选择自己认为最合理最优的选项”的倾向。虽然直到20世纪末,才进行科学探索,但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而且由来已久,在俗语中常说:一知半解是一件危险的事情。达尔文发现“无知比知识更常产生自信”。

在邓宁和克鲁格的论文报道的研究中,不熟练和不知道如何认识到自己无能的困难导致膨胀的自我评估(1999),邓宁和克鲁格测试了四组年轻人在三个领域的能力:幽默,逻辑,语法。研究结果支持了他们的预测,即:与能力更强的同龄人相比,“相对于客观标准,不称职的人大大高估自己的能力和表现”;他们“在看到能力时将更难认识到这种能力”(无论是他们自己的还是别人的);通过将自己的表现与他人的表现进行比较,他们“不太能洞察自己的真实表现水平”;矛盾的是,他们可以通过变得更有能力来提高认识自己无能的能力,“从而为他们(自己)提供必要的元认知技能,使他们能够意识到自己表现不佳。”

邓宁和克鲁格强调,他们发现的影响并不意味着人们总是高估自己的知识或能力。他们是否这样做部分取决于他们评估自己的领域以及他们是否拥有“最低限度的阈值知识、理论或经验”的影响,会导致他们错误相信他们有知识或有能力。这种效应也不意味着动机偏差和其他因素不会在不称职的人中间产生膨胀的自我评估。 后来对邓宁-克鲁格效应的研究,探索了它在其他领域的影响,包括商业、医学和政治。例如,2018年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对政治和政府了解相对较少的美国人比其他美国人更有可能高估他们对这些主题的知识。

点评:达克效应作为50种常见的认知偏差里的第17种,普遍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娱乐和旅行或交际过程中,既然是许多时候都不可避免的,那就有必要普及哲学的理性反思和科学的经验预言以及融智学的统筹兼顾(尤其是在智商和情商以及五创等多方面的系统思考能力的持续提升)。否则,不足以应对随时、随处、各级各类人群中都可能出现的一系列认知偏差(在此就是:达克效应)!

深究:50个认知偏差的第17个即达克效应

图3. 大英百科全书的词条

附图1,2,3,给出了可验证的实例。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94143-1336516.html

上一篇:教育和管理的极致
下一篇:从大跨界视域博览中外顶级学者的心路历程(导引)
收藏 IP: 14.123.19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22: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