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ing--与岁月成正比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Ising 普世无关我,孤心送远行。月眠风滞两栏凭,莫道惯于长夜数兰清。

博文

物理人生(27)--那一轮衰会 精选

已有 6336 次阅读 2007-9-29 16:01 |个人分类:八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科研江湖人士除开发表论文之外,参加学术会议是进行学术交流的主要方式。无奈学术会议这一昔日万众宠儿最近遇到了网络这个无所不在的“怪物”之强力冲击,导致其影响力似乎日渐下降。网络新宠拥百般宠爱于一身,学术会议这一昨日黄花之前途似乎变得有些扑朔迷离。虽然表面看起来各类学术会议仍然是蒸蒸日上的样子,但“雾里看花三尺雾,明月渡河十里明”,我们这些仍然念叨着老佛爷昔日恩赐的老臣们也知道其病因了:

 

现在去开一个学术会议花费不菲,去西洋conference就更贵了,常常是扼腕叹息。参加会议的手续也比较麻烦:投稿、注册、订房、订票、办各类证照、签证,如此等等,开一场会议脱去一层皮。幸亏有网络新宠帮忙,这些问题现在解决比原来要来得简单些了,否则更加麻烦。

 

会议开得大了,日程安排得就特紧。一个特邀30分钟,一个口头15分钟,报告人如临大敌,将能够让听众听懂的内容一应删除,留下那些风云激荡的混沌给大家做美容面膜。本来开会较于文章和网路的优势在于面对面,但是现在的报告提问和讨论已经变成可选内容,有则好,无则更好。

 

现在开会,有些报告人不充分准备,或者是疲于应付,就像秀才出门穿拖鞋一般。很多邀请报告人开场总是云里雾里宣讲一通其研究领域的应用背景和巨大学术意义,等到时间过了一半也许还没有进入正题。口头报告人也是如此,必定先背景一番,半天不知道大门在哪里、教室在何方,主题是什么。等到主席提醒已去时无多,方草草收场。主席也会美其名阅场下讨论更好。这是标准的捧着芝麻而不去捡西瓜的那种。至于说poster,那就更是百变面孔。很多poster人大概觉得站在poster边上等人挑拣很不雅,所以匆匆来之,挂上poster就走,跟阅览poster的观众连拜拜都不吱一声。

 

报告人好不容易参加会议,听众好不容易进场聆听,自然报告人应该认真准备自己的报告。要将自己放到听众的地位来设身处地为听众着想,从而使得自己的报告难易如科普、言语如诗歌、神采如飞扬、出口如洪钟一般,那ppt电影更应该鲜明光亮,不要做得如尼古拉斯·凯奇的动作那样快捷和丰满,而是要学我国第三代导演那样善于慢镜头、善于简单画面

 

当然,在这些方面风花雪月(不是阳春白雪)者也有。比如,在下就很欣赏复旦金大侠和物理所光恒大师的讲演。那引入入胜的口才和简单明了的故事的确是我们应该学习的。Poster设计则应该简单明快、重点突出、色彩自然,而且字要大、衬度要好。只可怜了每天电视上和大街上那些平面立体广告设计师们,他们的心血有些白费了,看的人挺多,买帐的人很少。因为只要从中记下一点皮毛印象,poster就会做得很好。

 

再说听众。现在的国内会议,参加者花费不菲参加,很多人可能只是将聆听报告作为预备节目,现场提问更是像上海市天空中的鸟一样多。很多情况下,到会议开始后方看到很多听众东钻西逛,手里抓着program book不知该在此处留倩影、还是他处作弥陀。经常出现会场里面正襟危坐者比会场外面谈笑风生者少的场面。更为尴尬的是有时会场只有主席加报告人加1~2听众,就宛如那样一首歌:为什么只有你对我那样好?!:)这里的问题一方面是现在的会议难以组织到足够多质量高的报告从而无法避免良莠不齐;另一方面也是报告人不够努力以出口成章和精彩纷呈。但是听众本身的态度也是重要因素。君不见,高明报告如良药、催眠到仙梦如昨。(^_^)

 

学术会议出现的这些新效应已经不是会议组织者本身能够解释得了的,也跟什么改革体制、完善机制之类没有什么关系。这是我们每一个科研工作者作为报告人和听众应该避免的事情。只有这样,学术会议的本征作用才能够重获宠爱于一身。

 

作为joking一般的结尾,我将周济老师推荐的戴维·洛奇《小世界》一段文字拷贝于此,从而为本文增加一点精彩,虽然与本文无关(^_^)

 

现代的会议和中世纪基督徒的朝圣相似之处在于,它让参与者得到以一本正经地致力于自我提高的形象的同时,还能够尽情享受旅游的一切乐趣和消遣。当然,会有某些作为补赎的任务需要履行——也许要提交论文,而听别人宣读论文则是少不了的。但是以这个借口,你可以去新的有趣的地方,遇见新的有趣的人,和他们建立新的有趣的关系;与他们闲聊或交谈知心话 (因为你的老掉了牙的故事对他们来说是新鲜的,反之亦然);每天晚上和他们一起吃喝玩乐;在所有这一切结束,你回家的时候,还在认真治学方面获得了更高的声誉。今天的与会者比起过去的朝圣者来说另有一个有利条件,即他们的费用通常由他们所属的机构支付,至少也能得到补助,不论这些机构是政府部门或商务公司,又或者,也许最常见的是一所大学。

 

整个学术界似乎都在奔波忙碌。这些日子,飞越大西洋的航班中半数乘客是大学教师。他们的行李比一般人的要重,装满了书籍和论文——体积也比一般的大,因为他们带的衣服得包括正式场合所穿和休闲时所穿,参加讲座穿的,去海滩穿的,或到博物馆、德国城堡、意大利大教堂、民族村庄穿的。巡回开会的吸引入之处正在于此:它是把工作变成玩乐、把职业特点和旅游结合起来的一种方式,而且全都是别人掏钱。写一篇论文就可以周游世界!

 

阿弥陀佛!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915-8040.html

上一篇:物理人生(26)--望远行
下一篇:99%和多数有质的不同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1 03: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