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ing--与岁月成正比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Ising 普世无关我,孤心送远行。月眠风滞两栏凭,莫道惯于长夜数兰清。

博文

物理人生(107)--诺奖走向年轻 精选

已有 10718 次阅读 2010-10-5 23:41 |个人分类:评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诺奖, 物理人生

(101005) 

 

今天傍晚,2010年度的诺奖物理奖出炉,Laureates是俄罗斯物理学家安德烈· 海姆(Andre Geim)和康斯坦丁· 诺沃肖洛夫(Konstantin Novoselov),他们目前任职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与天文学系。得奖的工作是他们2004年有关石墨烯(graphene)的研究发现。据此,凝聚态物理在2009年高琨等以光纤和信息技术摘走桂冠之后,再一次雄霸江湖,倚天屠龙。

 

当包括Web of Sciences在内的各种机构和个人纷纷预测诺奖(hereafter诺奖特指物理学奖)之时,大概很少有人会想到这一工作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获奖。因此,网上议论风起云涌,一片惊呼之声。这一意外至少出于如下几个原因:

 

1,这一工作承袭了石墨晶体从零维巴基球,到一维纳米碳管,再到二维石墨烯的发展脉络。当零维获奖(1996)之后,大家都在等待日本科学家Ijima等以一维成果获奖。但诺奖却跳过一维直奔二维,让海姆和诺沃肖洛夫捧得先机,使人大跌眼镜。

2,从物理价值本身看,这一工作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原创性,开辟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二维体系。加上石墨晶体本身的奇异性质,石墨烯的发现的确开启了物理研究的一个新高度。不过,这一工作依然承袭了石墨晶体作为量子力学效应从演示、验证和走向应用的发展脉络,因此从原创性角度评估应该不属于基本意义上的首次与重大发现。但诺奖剑走偏锋,出其不意,也使人莫衷一是。

3,石墨烯作为新鲜成果,从被发现到获奖区区六年,既没有物理原理根本意义上飞跃性的重大突破,也无堪比磁性多层膜磁电阻(2007年获奖)那般的应用成就。诺奖一改成果愈久弥香的嗜好,口味突变,烹调了新的一抹风声鹤唳,引得无数风流竞折腰。

4,海姆和诺沃肖洛夫两位先生少年得志,春风盎然。多少年来,诺奖桂冠总是青睐垂垂老者,鲜有属意春风少年的作派。而这一次,海姆不过五十出头,而诺沃肖洛夫更是70后辈,似乎展现了诺奖要锐意革新,要再次印证“自古英雄出少年”的真理。

 

从更深的层次看,今年的物理诺奖体现了评委们放眼物理学的现状,行“先天下之忧而忧”,力求针对物理学发展的几个鲜明特点所作出的改革、创新和努力:

 

1,在量子力学走向成熟、天体物理道途漫漫、基本粒子物理深不可测的今天,物理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好像新加坡人在摩天大厦屋顶上修游泳池,虽属标新立异,也算大好河山尽在脚下,却不能使人于心戚戚、于念铮铮。因此,最近这些年,诺奖似乎在左冲右突,寻找新的模式、追求新的范畴。

2,物理学走向深入,但不能不承认物理学优雅而臃肿的体态已不复当年,与其他相对年轻的新兴学科“漫天风花漫天月”之局面相比,物理学差强人意之处历历在目。追逐物理学的年轻人正在减少,引领物理学的天地鲜见辉煌。而且,物理学的研究变得越来越昂贵、规范、有序和雾里看花。刺激物理学的新生已经成为应对社会潮流、引领社会风尚的一种挑战。如何获得社会对物理学的再度关注成为一时之急。诺奖自是责无旁贷。

3,在量子力学风起云涌的时候,那里是一片金矿之地。而今天的物理学,突出重围变得困难,艰辛努力未必回报。诺奖也许需要创造一种气氛、一幅场景、一帧图像,让人相信这里有无数创新的机遇,只要努力,就可以少量得志、后来居上。也就是要营造“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新生”的风尚。这一企图可能相比获奖成果本身更加重要、务实、有效而著千年之功。

4,如果看得更远一些、更实在一些,物理诺奖需要以强大的应用背景来支撑。这是已经被屡屡印证的现实。今年的生理学或医学奖是如此,更别提去年高琨先生得奖也是如此。

 

有了这两列1-2-3-4,我们相信,诺奖正在将希望向年轻倾斜、向勇于创新倾斜、向新奇和新雏倾斜、也在向中国这个在现代物理学上正后来居上的国度倾斜。

 

是以此文来赞赏兼挪揄这个让国人惺惺作态的诺奖出炉。

 

 

 

 

 注:此文中的”新生、年轻”等词汇不再狭义,而是指一种新的风尚!

 



诺贝尔情结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915-370051.html

上一篇:物理人生(106)--往日情怀
下一篇:Ising乱语(27)--秋天的摇曳
收藏 IP: .*| 热度|

33 赵国求 武夷山 张志东 王晓明 刘全慧 孟津 卫军英 关燕清 陈儒军 刘进平 赵明 王德华 于锋 刘世民 陈安 钟炳 刘立 张晓锋 唐小卿 傅云义 黄富强 吉宗祥 刘颖彪 吕喆 赵宇 陈湘明 李泳 高进伟 郑永军 黄峥 谢林 riverm xqhuang

发表评论 评论 (2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 02: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