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gnyiji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ognyijiang

博文

第一本中医循证医学教材即将面世

已有 4851 次阅读 2013-9-16 13:26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医学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的产生时间不长,但是已经风靡全球,有着几千年发展历史的中医学在上个世纪末邂逅了循证医学,并且开始接受和融合循证医学。如何思考中医循证医学,如何开展中医循证医学研究,已经成为我们当代中医要思考的问题。

 

传统中医学朴素的循证思想表现在中医治病处方多在前人有效方药的“加减变化”、注意病案的学习与参照等,中医学最早的对照实验见于1061年的《本草图经》:"相传尝试上党人参者,当使二人同走,一人与人参含之,一人不与,度走三五里许,其不含人参者必大喘,含者气息自如"。

 

循证医学的创始人之一David Sackett教授在《Evidence-BasedMedicine, HowtoPracticeandTeachEBM》一书中表明,使用“循证医学”这个概念的灵感,“来源于中国乾隆时的《考证》一书,即使用证据的研究来解释古代典籍。循证医学和中国、中医都有一定的渊源。

 

 

 

中医的“辨证论治”、个体化治疗原则,与循证医学“从高准确性和精确性诊断试验获得决策证据”,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诊治决策的原则并不相悖。

 

但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中医描述的“证”及“症候”过于复杂,难以量化。中医诊断客观指标较少,主观经验居多,导致“辨证论治”对医师的要求极高。另一方面,虽有数千年积累的“海量”中医古籍,但其所载多是医师的个案和经验,缺乏高质量的临床对照研究。中医学具有“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因时因地因人”辨证施治以及调动人体自身功能抗御疾病的独到特点。“辨证”是论治的前提,“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机体对致病因素所做出的综合反应,在宏观上表现为特定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的有机结合。中医以“人”作为研究对象,这就决定了“个体化治疗”成为中医学重要的医疗模式。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是独特的思维模式和研究方法相结合的过程,它着重于宏观性、整体性和直观性,因而形成了宏观描述较多而精确量化较少、综合推理较多而具体分析较少、直观观察较多而实验研究较少的特点。“三多”是中医优势,而“三少”是优势带来的劣势。

 

 

随着临床流行病学的普及和推广,及国家新药临床试验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的实施,也出现了一些较高质量的中药临床研究,但毕竟还是太少。而且中医传统的疗效评价也存在主观性较强,定性指标多于定量指标的缺陷,尚缺乏评价中医疗效的最佳证据,这都是中医询证医学发展标准化和科学化的最大障碍。总之,中医诊断技术难以掌握、缺乏最佳诊断证据。临床研究质量低下、缺乏最佳疗效证据是其两大根本症结,而证据是循证医学的基石,循证医学和中医的融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管怎么说,第一本中医循证医学教科书将要面世,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消息。

 

国际首部循证医学中医教科书将面世

 

2013年09月13日08:30  南方日报

 

  南方日报讯 (记者/曹斯 通讯员/宋莉萍 胡延滨)记者前日从“中澳国际中医药研究中心”中方揭牌仪式上获悉,由中国和澳大利亚两国中医专家联手编写的国际首部循证医学中医教科书将在2年内面世,该书结合了临床经验和科学数据论证进行阐述,能让中医初学者尽快入门。 

 

 据介绍,该中心依托广东省中医院和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新大学进行建设,是国内首个经官方批准的“中医药国际研究中心”。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王省良希望,中心建立后将发挥双方优势,重视采用国际前沿的研究技术和方法解决中医药国际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引领中医药进入国际主流社会。 

 

 “中医药在澳洲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现在澳洲有4000多名注册中医师,20%的门诊患者是通过中医药治疗。”澳大利亚中医药管理局局长薛长利介绍,成立后研究中心将针对国际热点研究领域的中医药治疗进行科学论证,促进中医药研究证据转化和运用。

 

  他还透露,中心正着手的是进行国际首部中医学循证教科书的编撰,“目前,我们选取了慢阻肺和牛皮癣这两个常见病种进行分析论证,有望在明后年出版这两个病种的循证教科书。这些教科书是双语的,内容通俗易懂,可供中医专业学生入门时学习。”  (原标题:国际首部循证医学中医教科书将面世)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908299-725352.html

上一篇:方舟子:相信草药能“补一补”的韩国人
下一篇:人民网也能传这样低级的谣言?
收藏 IP: 61.161.146.*| 热度|

4 郑小康 许培扬 曾玉群 徐向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6 08: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