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l9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xl91

博文

一张经典老照片(Blue Marble)带来一波回忆杀

已有 2091 次阅读 2021-11-5 00:35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继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提出了面向2030年的 “深度” 布局,一系列关于 “深空·深海·深地·深蓝” 重大项目相继开展着,连家里的爷爷奶奶们(他们都是农民)也都时时念叨着中国制造的骄傲。

        我大三时,那可是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给学院的某一位老师打了通电话,便开始接触了“高压科学”领域的科研工作。以至于后来我的研究生阶段做了些高压下材料的结构与物性相关的工作。我的导师是科研很牛,人又超好那种,我真的好幸运。

        我的第一篇文章是预测到了当外界的压力很大很大时,物质就可以有很好的性质(貌似我们大多数人也一样:压力才是最大生产力)。那时的我真实苦恼了一段时间, 因为性质再好,那个压力条件我们实现不了,又有何用。其实到那个时候, 我都一直觉得物理超酷、高压很帅,迷之自信地到处给别人讲。记得有一次过年时给表嫂(村里养鸡户)讲了半个小时,她只问了一个问题 “既然你的方法那么牛,能不能帮我预测下,何时能让我家鸡多下点蛋,何时能卖个好价钱”。不如此,我 还去了当时也算比较火的电视节目里去讲 “高压好神奇,牛粪变钻石” ......

        后来, 听了一个关于“地心之旅”的报告,突然觉得豁然开朗,高压很真实,地球并不神秘。从此我的科研兴趣就从寻找高压材料转移到了 “深地” 矿物的高压行为。但是,问题又来了,矿物的物理性质虽然搞清了,但是也不确定怎么就能跟地球的演化对上,毕竟从来没有学习过地学科学,那时连什么是橄榄石都不知道,我的故事讲给谁听呢。所以,后来就出国读了一个行星科学的博士。身在地球科学系,我真是太幸福了。毕竟我们系人又少,做的方向还比较多,大家聊起来都好开心,做的东西也好有趣。四年之内,我自己也去旁听了所有的大一、大二本科生的课程,还大胆地做了部分课程的助教。开心得很~    

        我最近的几个报告,总是喜欢从这张照片开始 -- 蓝色弹珠(Blue Marble)。它拍摄于1972年,是在阿波罗17号任务上,机组人员在太空中飞向月球, 回望地球时拍摄的家园地球的照片。 在太空的背景下,地球显得多么渺小与脆弱。在这张照片中,地球系统的所有组成部分清晰可见:大气和云层、水圈、海洋、大陆、地球圈,当然还有生物圈。


135918main_bm1_high.jpg

本文信息图片均来源于NANS官网,详见链接:

https://www.nasa.gov/content/blue-marble-image-of-the-earth-from-apollo-17


致谢妈妈帮忙做文字审核,附上一张她发来的照片吧image.gif

WechatIMG6000.jpeg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897401-1310968.html

上一篇:如何 “科学地” 聊气候变化
下一篇:喜欢清晨的寒意
收藏 IP: 109.158.143.*| 热度|

4 张晓良 刘钢 檀成龙 吴斌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6 15: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