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仿生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artinluomin

博文

科技论文之八股变体----如何才能写出规范的论文

已有 5166 次阅读 2018-4-9 10:21 |个人分类:大学百态|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论文写作, 八股文, 规范化

       每年看研究生(或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总感觉文字晦涩难懂,行文冗长繁复而词不达意,就其原因是对科技论文的结构不了解。科技文献看多了,你会看到科技文章的文体是固定的,都是包括从中文摘要、英文摘要、引言,实验部分、结果与讨论,结论,致谢,参考文献的八个部分。这与以前科举考试有八股文类似,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对八股文能提高写作能力方面的训练做出了中肯的评价: “八股文章若做得好,随你做什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就赋,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若是八股文章欠讲究,任你做出什么来,都是野狐禅或邪魔外道。”北大校长蔡元培也认为八股文的作法“由简而繁,确是一种学文的方法”。经过写八股文的严格训练之后,其他文体也不在话下了。 

    在当今科技发展,论文数量飙升的大背景下,如何才能提高审稿人的审稿效率,减少人们阅读文献的时间和精力呢?科技论文也是八股文体的变体,因其有相对固定的格式,审稿人只要看作者文章的每部分是否符合科学规范要求,内容是否充实,就能快速而且相对客观公平的做出评阅结果。阅读文献的人也能专注于某一部分进行阅读,节约大量的时间。历史上八股文之所以受人诟病之处并不在于其形式,而在于其内容和题目有诸多不必要的限制。其实历代流传的文体---诗、词、歌、赋都是文体,只有形式,内容空洞无物,不过是衣服架子;只有内容,没有形式也会造成阅读理解的困难;内容和形式统一就是好的文章。所以掌握科技论文的文体和内容的统一是写好科技论文的关键。

    好的文章不仅立意高远,发人深思,有着醍醐灌顶,振聋发聩的作用,而且离不开不断的修改和完善。古人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苦吟精神,即使是诗圣杜甫也说“新诗改罢自长吟”,白居易更是”旧句时时改”,可见文章是修改雕琢出来的。

    以下是我认为科技论文写作中应该重视的一些原则:1.       两句话首尾相接,但只表达同一个意思,合并之;2.       一句话冗长繁复,但有两个以上的意思,拆分之;3.       连接词要正确使用,指明句子之间的因果,转折,并列,递进关系;4.       注意标点符号,不要一逗到底,每段要有主题句,或在首句,或在段尾或在中间;5.       段落之间要有逻辑联系,起承转合,丝丝相扣,娓娓道来;6.       缩写字母组合首次出现,要标清楚,后面方能引用;7.       不要过多的使用冗长的前置形容词,或多个形容词累加,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形容词,不要有夸大不实之语;8.       检验每句话的完整性,把形容词修饰语砍掉后通读是否完整;9.       通读每一段的每一句话,有别扭,歧义,喘不上气的地方必有语法或逻辑问题,请参照上述方法修改之;10.   在绪论中出现的段落或语句,不要再出现在各章节的前言部分;11.   没有读过的文献不要引用,引用硕博论文要注明引用的具体页码;12.   不要出现过于笼统的名词,如“新效应,方法,思想,性能”,要说明具体是什么效应,方法,思想,性能;13.   概念不要张冠李戴,单位不要混淆;14.   流程图和原理图要自己画,不要盲目复制别人的图片,即使实在必须,要注意准确引;15.   英文注意大小写,中文专业术语要准确,物理公式变量要用斜体等书写规范;16.   注意书面语和口语之间的不同,避免口语化的书面表达;17.   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用法,要复合中英文的习惯,读不通顺的地方必有问题;18.   注意摘要,小结和总结的不同写法,主要的表述重点,角度的不同。避免雷同;19.   有图必有对应的文字描述,没有文字描述的图要考虑是否有存在的必要;20.   中英文的图注释一定相一致;21.   能得到结论的地方,要将自己的结果和文献报道相对比,不能得到结论的地方也可以存疑,留待进一步验证。

   正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只有多练习和思考才能写出好的文章!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84925-1108166.html

上一篇:建议扩大西部高校研究生教育规模
下一篇:写在博导实验室开课之前
收藏 IP: 111.113.77.*| 热度|

2 周春雷 唐小卿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2: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