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dy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teady 让每一天过的更有意义

博文

我对“孙见坤”现象的看法

已有 5043 次阅读 2010-9-3 16:10 |个人分类:杂七杂八|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高考, 教授, 对事不对人, 孙见坤

最近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国学天才”孙见坤被爆所写文章大部分系抄袭他人作品所为。该事件前后波澜起伏,人们对此也褒贬不一。我想借助这个平台简单谈谈我对其中一些现象的看法。
这个事件暴露出来的最令人感到遗憾的是目前国学大师的匮乏。复旦大学也算是国内顶尖的高等学府,里面的教授起码要对得起自己这个头衔吧。然而,孙见坤的作品中明显有抄袭古人和他人作品的成分在里面,这些教授们却没有能力鉴别出来。方舟子曾经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复旦大学的八位教授,“我们可以原谅一个没有才气的年轻人的狂妄,却很难原谅复旦那几位国学教授。当今国学水平之低再次超出我的想像。”批评的很有道理。这是不是值得我们这些教授们好好反思一下呢?
该不该允许孙见坤就读复旦大学呢?我个人认为应该允许他就读。陕西省招生办这次歪打正着把一个作假的“天才”挖出来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招生办的工作人员有先见之明,当然他们秉公办事本身无可厚非。我认为国内只看分数不看能力的评价体系才是最应该批判的。能说比一本分数线低6分的就一定达不到一本学生的能力要求吗?肯定不是这样的。高考对于学生个人的前途太重要了,因此,参加高考的学生肯定都接受这个“潜规则”:对与高考无关的知识学习是徒劳的。因此,在目前的高考体制下,选拔出来的并不是真正有潜力的学生,而是规规矩矩把交代好的事情做到完美的人。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国的大学生创造力在世界上倒数的原因。这与生物进化是一样的道理,有什么样的选择压力就会进化出能适应这种压力的物种。而像孙见坤这样的有特殊爱好的学生并不多见,也是难得的可造之材,当然应该给他机会帮助他成长了。也许有人会认为让一个惯于作假的学生“得逞”是不公平的。“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救”,狂妄的人其实只要让他受到挫折,头脑清醒之后就会步入正轨,因为在这样的人心中一直都有着对特定目标的追求。孙见坤显然是属于这种人,我认为只要让他知道人外有人,把心思多放在对知识的追求上,少去肤浅地把自己与别人比较,那一定能在自己喜欢的领域达到很高的造诣的。再回到关于高考的话题上来,高考中取得高分能说明什么问题呢?只能证明该学生智力很高,记忆力很强。我认识的同学有的真算是考试高手,平时不上课,临近考试开夜车突击两个晚上就能拿到班上前几名的好成绩。这样的学生考分再高又有什么用呢?智力只是人的素质的一部分,而一个对于自己的爱好有着狂热追求的人甚至可以超越这方面的不足。历史上大多数名人智力水平都不是很突出的,基本都是普通水平,而成就他们辉煌人生的恰恰是他们执著的追求。我国为什么最近很少有大师级的人物出现呢?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缺少那种在各个领域中追求卓越的人。因此,像孙见坤这样的学生是可造之材,至于他所表现出来的目空一切很大程度是他这个年龄段的一些生理作用导致的,相信通过这一次的事件已经给他一个清醒头脑的机会了,只要他能够放弃肤浅的“自我肯定”,把心思放到努力钻研国学上,以后必定有机会大展身手的。我觉得社会应该以一种包容的心态处理对这样的学生的看法。
    孙见坤的错误显而易见,应该给他相应的惩罚,但究竟该惩罚他到什么程度,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诚信是做人的根本,没有诚信的人势必会受到各种形式的惩罚。孙见坤的错误根本在于过于追求虚荣。他肯定很喜欢国学的知识,要不然也不会看这方面的书籍了。看过一些书里面写的句子很有感觉,就希望自己能尽快也写出这种水平的作品来。最直接的做法当然是模仿了,所以他的作品中模仿的地方特别多。但他不应该说这些就是他自己的作品,这样就陷自己于抄袭的错误中了。至于媒体报道的他从8岁起已经阅读了2000多本古籍,这肯定是吹牛的,这也是他在通过其他途径得到虚荣心的满足之后最直接的表现。因此,总体而言,孙见坤的错误主要是太过虚荣,夸大和扭曲了事实真相。他的做法还没有对社会造成大的危害。比起那些阳奉阴违,口头上高度重视民生,实际却践踏民生的官员,他的错误还算不上严重。我个人的观点,在学术领域的讨论和批判应该坚持“对事不对人”的原则。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人都有对某个问题想不明白的时候,不能因为一时的错误而否定整个人。这样的要求是很难达到的,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83379-358990.html

上一篇:藏在无名指和食指间的秘密
下一篇:减肥良方----酵母粉
收藏 IP: .*| 热度|

1 鲍海飞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20: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