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疫情,中医诊断让人蒙圈
热度 3 李侠 2022-1-16 07:59
二年后的今天,疫情形势仍然严峻,新年伊始的这波疫情来势更是凶猛,多点散发,已经通知打第三针疫苗了。从某种程度上说,关于新冠疫情(包括各种变体,如奥密克戎等)目前全世界仍然没有特别有效的办法,前几日听说辉瑞研发出口服药,这应该是全世界迎战疫情的最好利好消息了。无独有偶,昨日看到一则中医治疗疫情的 ...
2275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3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底层逻辑》
热度 1 李侠 2022-1-14 03:54
新的一年转眼就过去了十来天,年终的琐事比较多,间隙里紧赶慢赶地就看完了一本书:《底层逻辑》,这是本年度看完的第一本书,这本书的作者是知名商业咨询顾问刘润。书写的通俗易懂,关键是书名起的好,底层逻辑,在我的理解中,所谓的底层逻辑相当于行动的最基本规则,这也就意味着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底层逻辑,这些 ...
4663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王思明教授印象
热度 1 李侠 2022-1-8 21:15
大前天去东华大学杨小明教授那里参加硕士论文答辩,期间突然听到一个消息:王思明教授去世了,当时大家都是很震惊,不敢相信那是真的。加上当时持续几天的牙痛,我都怀疑那是幻觉,毕竟我上个月刚去过南京农大,还和王老师一起吃饭、聊天,但是悲伤的消息还是通过几个渠道被确认:王思明教授走了!当一个熟悉的朋友离 ...
5794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再见了,2021
热度 6 李侠 2022-1-6 09:32
从年头忙到年尾,下午还有学生的年度汇报,还是要抽空写几句话,为即将过去的2021年留下一个记号。这一年跟上了发条一样,周而复始,感觉有些累,翻翻日记,看到去年12月31日写下的计划,对照检查一下,完成率67%(9项完成6项),基本上算合格吧,这已经是竭尽全力了。值得记录的数据有两项: 1、完整地看了36本书 ...
5674 次阅读|16 个评论 热度 6
蒋春暄先生不要再给我发邮件了
热度 1 李侠 2021-12-21 11:00
不记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一打开邮箱,就会收到几十封署名蒋春暄的来信,信件的特点就是重复、重复、再重复(在科学哲学上没有听说过可以通过纠缠、无数次骚扰就能证明理论的),其信件内容主要有三方面: 1、蒋春暄是当代大科学家(唯一科学家); 2、2018年阿贝尔奖100%是蒋春暄; 3、列出所谓的成果(强调 ...
3648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那个写出“狗屁工作”的人已经死了
热度 5 李侠 2021-12-15 11:15
现在的很多所谓工作根本没有任何意义,纯粹是浪费时间。又到年底了,通知填表考核,超级麻烦,上课的课时要记得课程编号、上课时间以及人数,然后复制过去粘贴到一个特定的网页,论文要认定,这个还好说一点,自己去认定,但是数据不全,反正这种事看似都不大,其实折腾起来非常费时间,昨天夜里弄到很晚也没有做成, ...
3740 次阅读|9 个评论 热度 5
两本闲书与一种新承认方式的探索
热度 1 李侠 2021-12-13 20:55
暑假的时候,老友俊义先生送我一本《未来简史》,作者是以色列的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断断续续的拖到今天终于读完,觉得还是值得记录几句。这几年,这兄弟的大名在世界范围内雷声滚滚,炙手可热,如此牛人,值得深入挖掘一下,记得去年曾看过他的一本《人类简史》,风格依旧:文笔流畅、线条清晰,观点明确,完全 ...
4349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1
为什么科学家早夭现象值得我们关注?
热度 12 李侠 2021-11-21 12:30
为什么科学家早夭现象值得我们关注? 1 、王珂 2 、李侠 (上海交通大学 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 随着市场经济理念的深入内化于心,关于各类资源我们无意识中形成一种错误的认知,即只知道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却很少考虑到资源的保护与永续发展。这种认知模式迅速向所有领域扩散,对于自然 ...
8788 次阅读|24 个评论 热度 12
遇见,除了喜悦还有些许遗憾
热度 10 李侠 2021-11-1 16:20
上一周和同事合上的一门课告一段落,我的那部分结束了,课后有同学找我聊点课上的问题,最后他从书包里拿出一本我写的小书,请我签名,那一刻还是有些感动,匆忙中竟然忘了问他叫啥名字,不过我还是要说一声:谢谢你!每年都会遇见几名对自己的课感兴趣的同学,这份遇见是对老师的最大褒奖,可惜这样的学生还是太少。 ...
6886 次阅读|21 个评论 热度 10
我与三思派的一些往事与感想
热度 1 李侠 2021-9-29 18:32
我与三思派的一些往事与感想 李侠 前几日老友李辉博士来微信告知:三思派到今年成立六周年了,并嘱咐我写几句话。想想时间过得真快,一些往事恍如昨日。对于一个微信公众号来说,六年时间不算短,从初创的艰难到如今已经成为国内一家知名科技文化品牌,这段历程实在是值得记录一笔。 记得 2015 年夏 ...
2817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5: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