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驿站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老李 一个行走者的思想历程

博文

经验在从发现到发明中具有重要作用 精选

已有 5360 次阅读 2022-10-21 13:56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fleming.jpg

前些日子看过美国经济学家布莱恩●阿瑟的一本书,其中提到的一个故事很有意思,这个故事我们大家都熟悉,就是亚历山大●弗莱明发明青霉素的故事,其中一个细节很值得回味,即其实很多人都比弗莱明更早地发现过这个现象,如物理学家约翰●廷德尔(John Tyndall)于1876年,安德烈●哥拉提(Andre Gratia)于20世纪20年代初,而弗莱明则是在1928年一个偶然机会发现了青霉素。问题是为什么其他人没能像弗莱明那样最终发现青霉素呢?

在布莱恩●阿瑟看来,在“现象-应用之间”能够建立起联系是整个过程的关键。这一切得益于弗莱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曾经是医生,对于战地感染造成伤亡印象深刻,由此自然联想到用青霉素消炎。相反那些其他发现者由于没有这种经验或经历,就把青霉素的发现当成是一次普遍的意外而已,并没有引起更多的关注。从这个意义上说,经验在从发现到发明的过程中起到巨大作用。经验在很多时候就是发现的催化剂。

青霉素的发明对于人类意义重大,因此,关于弗莱明还是要简单记录一笔,以示纪念。

Sir Alexander Fleming1881-1955 FRS FRSE FRCS was a Scottish physician and microbiologist, best known for discovering the world's first broadly effective antibiotic substance, which he named penicillin. His discovery in 1928 of what was later named benzylpenicillin from the mould Penicillium rubens is described as the "single greatest victory ever achieved over disease." For this discovery, he shared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in 1945 with Howard Florey and Ernst Boris Chain.

大意是说:亚历山大·弗莱明爵士(1881-1955)FRS FRSE FRCS是苏格兰内科医生和微生物学家,因发现世界上第一种广泛有效的抗生素物质而闻名,他将其命名为盘尼西林。1928年,他从青霉菌中发现了后来被命名为青霉素的物质,这被称为“有史以来战胜疾病的最伟大的胜利”。因为这项发现,1945年他与霍华德·弗洛里(Howard Florey)和恩斯特·鲍里斯·查恩(Ernst Boris Chain)分享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a-medal-commemorating-alexander-flemings-nobel-prize-win-in-1945-alexander-flemi.jpg

记得以前还看过一段轶事,即他小时候,他家与丘吉尔家的故事,又是一个善良相互传递的故事。

R-C (77).jpg

从发现到发明再到最后的广泛应用期间隔着非常遥远的距离,根据阿瑟的青霉素案例可以拆分为如下步骤:

1、1928年偶然发现青霉素杀死病菌现象;

2、对青霉菌中活性成分进行隔离和纯化;

3、分析它的化学结构;

4、进行临床试验检验其疗效(1期、2期、3期);

5、大规模生产方式的开发。

青霉素的大规模应用,这最后一步是由牛津的Howard Florey and Ernst Boris Chain在1941年完成的,因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4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

说点题外话,对于文科而言,经验对于新发现/新想法的建构同样重要,顺序有四:

1、读书。人生经历与广泛阅读,这都是获得与积累经验的重要渠道,后者越发重要。

2、联想。经验只是构筑新想法的材料,如何能快速建构新想法,经常联想至关重要,联想相当于思想的物流系统,把库存的经验材料时刻转运起来,使经验处于活性与易于提取的状态,召之即来。

3、想象。构建新框架、新模式。一旦框架有了,通过提取自身的经验库存,完成对框架的填充与建构。

4、写作。大多新想法最后都要落到文字上,因此,修改文字、调整结构就是保证作品最终品相的装修工程(符合美感的装修),往往耗时持久,而且这个环节是相当需要功力的,做老师的对此都是深有体会的。

上述环节,循环往复,久而久之,就能见到效果。

最后,还是用李宗盛老兄那句话结尾: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等过些日子,腾出手来再介绍一下阿瑟的那本精彩著作】

R-C (75).jpg

说明: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没有任何商业目的,仅供欣赏,特此致谢。

2022-10-21于南方临屏涂鸦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829-1360339.html

上一篇:杂感
下一篇:学术交流
收藏 IP: 101.88.44.*| 热度|

13 刘立 曾杰 逄焕东 武夷山 李斌 农绍庄 晏成和 周忠浩 王涛 姚小鸥 白龙亮 杨顺楷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7: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